诗词鉴赏《两宋词·苏轼·鹧鸪天》苏 轼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①。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②。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③,又得浮生一日凉④。
注释 ①林断山明:指爬山时走到了不长树木的地方,山中光线显得更加明朗。王融《江皋曲》:“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②“照水”句:化用杜甫《狂夫》诗:“风含翠条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③殷勤:犹言“多谢”。④“又得”句;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浮生,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秋山萧寺图【清】樊圻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根据本词所表现出来的隐逸情绪及相关感情,一般的研究者都认为它作于元丰六年(1083)六月。从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以来,他在这个小地方已经过了三年多与世隔绝的生活,这几年中他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磨难,一方面又在苦苦思索导致人生苦难的原因,以寻求心灵的解脱。在这一过程中,他形成了放任通达、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处世方式。这种略显消极的思想给了他很大的慰藉,也给了他极大的平静。在这种平静中,他能够乐观而客观地观察宇宙自然,欣悦而感恩地承受人世的一切幸福和磨难。因此在这一时期,他的词作没有了尖酸怨恨的痕迹,也几乎找不到议论时事的词句,整体上呈现出平和、优美、富含哲理的特色。对本词的内在感情的把握,也应该放在这样背景中。
上阕四句,全部写景,景中有情,但景仍然是主。“林断”句首先写整体的大环境:在树林的尽头,山麓的开阔处,丛丛的翠竹隐没着的围墙,这就是诗人的居所。“乱蝉”句再写细处的小环境:乱蝉鸣叫是化用“蝉噪林逾静”的意蕴;“衰草”既点明时间已经是夏末秋初,同时也渲染出萧瑟的气氛;小池塘是整个细节环境的中心,因为有山有水,整个画面才显得和谐、完美,同时也为下面几句写水做好铺垫。这短短两句话包含了众多的景物,而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显得和谐自然,可见作者优秀的观察力和概括力。苏轼认为陶渊明诗“悠然见南山”之“见”当读如“现”,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翻空”句中的“见”字也必须读成“现”,道理是一样。景色自然地映入眼帘,而不需作者刻意地去观察。唯有不刻意去观察,一切景物在作者心中才是和谐平等的,也只有这样,有限的词句才能写出无限的景致。“照水”句写水、写荷花,这在“小池塘”句已经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猜测,这里的“香”同样不是作者刻意去闻的,而是香气自然地涌入到鼻子里。同时,这里的“照水”二字也使我们想到,上一句的“白鸟”是否是作者在水中看到的倒影呢?
词的上阕没有出现明显的“人迹”,只是客观地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山居初秋图。下阕则为这一幅图添加了“人”这个中心元素,更重要的是添加了人的感情。下阕以“村舍”“古城”二词开头,有一种落寞之感,因为古人送别往往在此。“杖黎徐步”“斜阳”二词,又写出作者的老态龙钟。但是,这种落寞、这种苍老绝不是作者认为值得悲戚的感情,实际上,它们背后蕴藏着极大的平和以及心满意足。虽然老态龙钟,虽然夕阳西下,可是依然康健的作者却能在这个本应生离死别的场所徐徐散步,身边是如此美丽又如此清幽的环境,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吗?在古人的作品中,落寞萧瑟的环境背后,并不都是落寞萧瑟的感情,有时候恰恰是表现一种平静的喜悦,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审美。接下来“殷勤”二字便把这种喜悦点了出来。最后这两句,似乎含有许多深意,但是大可不必去发奇探微,它所要表现的就是夏末秋初的炎热中,一场夜雨过后的清凉。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悦,而此种喜悦给他的正是那种细微而实在的满足感。近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说:“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较‘浮生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每谓坡公以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一日凉”较“半日闲”的优处,在于它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感受上的,这种真实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而当这种共鸣产生时,作者有限的词句便会产生无限的感情。(姚苏杰)
集评 宋·魏庆之:“有用古人句律,而不用其句意者……唐人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坡云:‘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此皆以故为新,夺胎换骨。”(《诗人玉屑》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