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吴感·折红梅》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吴感·折红梅》吴 感

吴 感

梅花馆小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细阅。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榭池风月。凭谁向说。三弄处、龙吟休咽。大家留取,时倚阑干,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

夏五吟梅图 【清】 王翚 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澌:解冻时流动的冰。泮(pàn):融解。《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②标格:品格,风格。③夭桃:艳丽的桃花。《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形容草木茂盛。④榭:建在高土台上的木屋。⑤三弄:指古琴曲《梅花三弄》。

鉴赏 据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一“牧守”条载,王琪两度知苏州。前为仁宗皇祐二年(1050),后为仁宗嘉祐三年(1058)。又据宋孔平仲《谈苑》卷二记载:“王琪知歙州,吴感作《折红梅》小词寄之。琪以诗答之曰:‘山花冷落何堪折,一曲红梅字字香。’”此词当为王琪自苏州改知歙州后,吴感赋以寄之。全词赋梅以喻人品性,阐发了人生哲理。

上阕写冬日红梅绽放的景致。寒冰融化,气候渐暖,是红梅生长的自然环境。“冰澌初泮”“微和渐入”,把握住了气候的细微变化,为描写红梅作了铺垫。作者是深夜顿觉红梅争发而知道春天到来的消息的。因为梅花绽放,香气馥郁,通过梅花那淡淡的幽香,所以可以感知到。此阕写梅,主要写其不同于冬季景物的特征,即其香气。宋代诗人卢梅坡有《雪梅》两首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雪相衬,是早春最为绮丽的景致,作者正是抓住了这点,来对红梅进行描写的。“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将雪拟美人,以梅喻胭脂,风情妖娆,形象生动。据词题可知,作者写的是“梅花馆小鬟”,即写人。这里采用了比拟手法,也暗含了对小鬟的赞美。

下阕通过对红梅的细细品赏,嘱咐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景致和大好时光。与夭桃繁杏占尽春日风情相比,梅花显得要幽独和低调些。作者以“繁”写杏,以“夭”写桃,准确地状写了杏压枝头,桃花满枝的景象,也象征了春意之闹。梅花不像桃杏开放得那般绚烂,但也别有一种风情,她们在水池台榭,孤自高标,不媚俗,不夸饰,就像彩云行空,轻飘易散。她们虽然花期短暂,但绽放得精彩,给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怡愉。与梅相晤,作者又想起了著名的古琴曲《梅花三弄》。这首乐曲在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它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曲风低沉、幽咽,有时给人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之感,惹人伤怀。对于人们捕捉梅花幽独成曲,抒写忧伤的做法,作者并不赞同。他希望人们在依栏赏梅的同时,能够充分珍惜眼前的好景良辰,进而珍惜稍纵即逝的青春年华与欢乐情怀,不要给人生和生命留下遗憾。结句化用了唐无名氏的《金缕衣》一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得含蓄婉转,而又自然深刻。

清纪昀等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词曲类存目》“寿域词”条云:“即所载《折红梅》一词,毛晋跋指为吴感作者,通体皆剽窃柳永《望梅词》,未可谓之佳制。”这里说的柳永望梅词即其《解连环》,词云:“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冽。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处、凌晨数枝争发。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想玲珑嫩蕊,弄粉素英,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光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斗绿醑飞觥,锦笺吟阕。桃李繁华,奈彼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待用,休把翠条漫折。”对比可见,两词的意境相似,但词句上各有千秋,不能说就是吴感剽窃的柳词。(李飞跃)

集评 宋·龚明之:“吴感,字应之,以文章知名。天圣二年,省试第一,又中天圣九年书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居小市桥,有侍姬日红梅,因以名其阁。尝作《折红梅》词,曰:(略)。其词传播人口。春日郡宴,必使倡人歌之。吴死,其阁为林少卿所得,兵火前尚存。”(《中吴纪闻》卷一)

链接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一首古琴曲,由笛曲改编而来,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神奇秘谱》记载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据明代《伯牙心法》记载,“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三弄之意,则取泛音三段,同弦异徵云尔。”即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