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念奴娇·陈三聘》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念奴娇·陈三聘》

水空高下,望沉沉一色,浑然苍碧。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玉宇琼楼,望中何处,月到天中极。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  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疏影婆娑B11,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B12。一声凄怨,倚楼谁弄长笛B13

①念奴娇,词牌名。  ②浑然,形容混同在一起不可分割。  ③天籁,自然界的声音,万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④金气,秋气。横秋,充塞秋天的空中。寂寂,形容寂静。  ⑤望中,视野之中。  ⑥御风,乘风飞行。  ⑦衣袂,衣袖。  ⑧短歌,形式短小的汉语古典歌行诗。  ⑨蓝桥,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⑩窅窅,遥远貌。 疏影,疏朗的影子。婆娑,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倚楼,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婉约清丽的词作风格。

上片写的是夜晚舟泊江岸看到的秋景和望月的想像。首句“水空高下,望沉沉一色,浑然苍碧”写此时词人正在舟上,高处是天,低处是水,举目四望,夜色沉沉,周围一片深青。“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写四周一片寂静,听不到什么声音,空气清凉,凝结成露水,秋气充满寂静的天空。玉宇琼楼,美玉建成的楼阁,是古人对月中广寒宫的美妙想象,想望之间,月亮已悬在天空正中的高处。“御风归去,不愁衣袂无力”写作者想要乘风飞向那月宫,因为有风可乘,所以不担心衣袖挥舞得没有力量。苏轼《水调歌头》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现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而本词表达的向往是直接的、没有牵挂的。

下片主要写自己的孤独感受及对爱情的渴望。“此夜飘泊孤篷,短歌谁和,自笑狂踪迹”三句写这一夜,在孤舟中漂泊,吟唱短歌,却无人来和,只得暗笑自己的行为恣情放纵。“咫尺蓝桥仙路远,窅窅云英消息”与上片相连,裴航飞到月宫去找玉杵臼的内容,是由上文词人幻想自己飞到月宫的内容而引发的。“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作者恍然之中,眼前仿佛有疏朗秀美的身影在盘旋舞动,忽然之间,连自己的身世也茫然了,觉得自己就是持樽饮浆的裴航,多么幸福,多么超然。好梦易醒,一声哀怨的长笛声传来,把词人从梦境里唤醒,不知是谁倚着楼栏在吹奏。把人从美好温馨的仙境又带回到孤独冷落的现实。

全词词句浅近而典雅,婉约而大气,秋景描写可以说是秋意纵横,幻想愁思又表现得浪漫缠绵,用典和谐准确,化用贴切自然,显示了作者娴熟的艺术技巧。

●念奴娇,参见第92页相关介绍。

●蓝桥典故。传说裴航为唐长庆间秀才,游鄂渚,梦得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买舟还都。后路过蓝桥驿,遇见一织麻老妪,航渴甚求饮,妪呼女子云英捧一瓯水浆饮之,甘如玉液。航见云英姿容绝世,因谓欲娶此女,妪告:“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玉杵臼捣之。欲娶云英,须以玉杵臼为聘,为捣药百日乃可。”后裴航终于找到月宫中玉兔用的玉杵臼,娶了云英,夫妻双双入玉峰,成仙而去。苏轼词云:“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

苏轼也曾用蓝桥的典故写过词作,可对比欣赏。

南歌子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见多情流水伴人行。

这首小词,从轻松处着笔,聊发联想,叹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归去。上片开头所写晴雨变化,当是江南三月之实情。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写的是晨景,并非暮景。初升朝日,其光亦斜,亦是先把山头照得明亮。既是晴天,便可继续上路了。接下来“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一句写得清新轻快的是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下片着重写裴航遇云英,双双成仙的传奇故事,却从“卯酒醒还困”一句引发出来。卯酒,早晨卯时饮下之酒,亦即苏轼曾戏称为“浇书”之“晨饮”(见魏庆之《诗人玉屑》)。所谓“醒还困”,既说酒未全醒,也说夜来睡眠不足,于是很自然地,单调而有节奏的踢踢踏踏的马蹄声,就引起神仙故事的联想了。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缥缈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从幻想回到现实,为了找寻一点慰藉,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它正鸣奏着潺潺的乐曲,伴随着自己,向前流淌着,这就是“只见多情流水伴人行”。

“流水”意象多用来比喻愁绪绵绵不绝如水一般。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一句;而本词中“只见多情流水伴人行”则用流水喻依依不舍的深情。

天籁不鸣凉有露,金气横秋寂寂。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见多情流水伴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