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临江仙·朱敦儒》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临江仙·朱敦儒》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①临江仙,词牌名。  ②“堪笑”句,作者一生寄情山水,本来无意于官场,但最后却因做官而被误解、讥讽,真是一场颠倒的梦。  ③“元来”句,作者从隐居、出仕、罢官、归隐,曲曲折折的人生历程,如同天上的浮云一般。  ④尘劳,世俗的劳累忙碌。  ⑤滔滔、忽忽,以水流之势及太阳西坠的景象,形容流年的短暂。滔滔,大水滚滚漫流。忽忽,红日西沉的样子。  ⑥“个中”二句,作者认为世事浮云,尘劳俗务,无须计较。所应注意的,是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个中,此中、这其间之意。须著眼,指所注意的事。

这首词是作者历经沧桑、看破红尘之后所作,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

词的上片作者慨叹人生。“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开篇直抒胸臆。一生的坎坷经历,使他看透了人世的忧患,如今幡然醒悟,深深感到,人生如一片浮云,又像一场噩梦,可笑之极,可悲之至。“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从“朝”与“夜”到“过腊”与“逢春”,时间由短暂到悠长,但都是一个“忙”:从早忙到晚,从春忙到冬,在世俗的生活中不停的忙碌着,但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何事最相亲”呢?作者在问自己,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思考的课题。在此,词人从自己一生的曲折经历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人生如梦。此中的辛酸与无奈作者感受最深。

词的下片作者进行反思。“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时间的流逝,流年的短暂,“世间谁是百年人”。作者在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中,骤生一种空虚失落之感。“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一生的坎坷和遭遇,舆论的嘲讽和揶揄,情感上伤害和打击,使他产生了消极与逃避的思想:不管闲言碎语,找好立足之点,“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作为代价,在对自己的反思之中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时间如流水,人生只有百年,个人力量是如此的微薄,那就尽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

综观全词,语言朴素无华,感情清逸超脱,虽然只是个人的感慨,但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及现实意义,从中也流露出一些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

浮云,浮游无依,漂泊不定,因而被作家们用以比喻时事、世事的匆匆与无常。例如杜甫《哭长孙侍御》“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朱敦儒的“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作者借浮云表达了世事多变、人情冷漠的慨叹。浮云成了人生漂泊不定、人情冷漠的象征。

●临江仙,参见第73页相关介绍。

●朱敦儒与名姬李师师也有过一段交往,并为之写了一首词。

靖康之难,李师师同中原许多百姓一样,历尽艰辛逃难到了江南。朱敦儒与李师师偶遇,感慨万千,国破家亡的伤痛,仓皇避难的狼狈,对师师的无比同情,一齐涌上心头,于是提笔写下了《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秦吴歌扇里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这首小词从侧面反映了靖康之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歌妓李师师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从中也透出了士大夫深沉的悲痛和爱国的深情。手法婉转,感情真挚,读之感人。

人生如梦,万事如过眼烟云。这是朱敦儒在经历了一生的坎坷之后发出的感慨,而且在晚年的诗词中多次进行了强调。

西江月

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这首小词以散文语句入词,表现了作者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流露出一种闲适旷远的风致。

词的上片作者感慨一生。“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两个比喻,集中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人情的认识:人生匆匆,短暂如梦;人情冷漠,淡薄如云。作者面对这一切,感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于是只能用宿命论的思想来解释这些。“万事原来有命”。既然如此,那就“不须计较苦劳心”,一个“不须计较”,表现了作者的无奈。从中也让读者体会到词人的凄凉与辛酸、豁达与解脱、大彻与大悟。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描写彻与悟的表现。“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一朵鲜花,三杯美酒,让作者欣喜与超脱。“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天道无常,明天怎样不可知晓,那么就“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些是词人在经历了一生的坎坷之后的无奈之举。作者通过自己的及时行乐,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

《临江仙》《西江月》都是作者的晚年之作,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叹与无奈。

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