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研究《卜算子》
悼国际共产主义
战士艾地同志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创作背景】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无产阶级政党。她成立于1920年。1926年至1927年,她领导了印尼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革命武装起义,反对荷兰殖民主义的统治。1942年至1945年,她又领导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她支持民族资产阶级左翼的苏加诺政权奉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政策和不结盟的政策。印尼作为发起国之一和东道主,为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作出了贡献,并积极参加了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和1964年10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第二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世界反帝、反殖斗争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间也有印尼共产党的很大功劳。由于印尼共产党历史悠久,力量雄厚,在国内有着重要的政治影响,苏加诺总统于1959年提出了“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张。此后,印尼共产党的队伍更为迅速地发展壮大,在议会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席位,形势对她非常有利。然而,帝国主义和印尼国内的反动势力并不甘心退出印尼的政治舞台,坐视印尼共产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执政党,他们处心积虑要利用手中掌握的军队来推翻苏加诺政权,剿灭印尼共产党。而印尼共产党偏又幻想通过议会道路,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只注重议会斗争和其他形式的合法斗争,对于在非常情况下转入革命武装斗争的问题缺乏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这样,一场悲剧的发生便不可避免了。
1965年9月底,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印尼陆军中的“将领委员会”,密谋于10月5日前发动颠覆苏加诺政权的军事政变。9月30日,以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第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左派军官,采取行动以求挫败右翼军人集团的政变阴谋,但未能成功。10月1日,军人集团终于篡夺了国家权力。他们在政变中及上台后,对印尼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据印尼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66年5月23日发表的文件披露,被杀害的印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不下20万人,被捕者则不下40万人。印尼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艾地,也在这场大屠杀中牺牲了。
艾地暨印尼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支持中国共产党反对苏联赫鲁晓夫集团的斗争。他曾多次率印尼共产党代表团到中国来访问,与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当毛泽东得知印尼发生反动的军事政变、印尼共产党人惨遭杀戮、艾地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这年12月的某一天,他吟成此词,以志对于艾地及印尼共产党死难烈士们的哀悼。时值寒冬,当令之花为梅。四年前的12月,毛泽东曾有《卜算子·咏梅》一词,为身处逆境的中国共产党人写照。现在印尼共产党人亦受到严酷的考验,毛泽东仍用前调,仍以梅托喻,二词俱意味深长,比兴卓绝。
【注释】
[题]艾地(1923—1967),1923年7月30日生于南苏门答腊的邦加岛。1939年开始参加民族运动。1943年参加处于地下状态的印尼共产党。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独立后,他和一些青年领袖建立印尼青年军,曾任该组织中央委员会的主席。9月,被日本占领军当局逮捕,一周后越狱。11月,被英军逮捕,后移交给荷兰军队,直到荷兰、印尼谈判时始获释。1946年到印尼共产党设在梭罗的总部工作。1947年在印尼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被任命为印尼中央国民委员会全体会议委员,并由印尼共产党指定为驻该会议的党团主席。1948年8月起,任印尼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51年1月,印尼共产党召开中央委员全体会议,改组政治局,他当选为第一书记。1954年3月在印尼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总书记。同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58年3月当选为印尼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1959年9月在印尼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60年和1963年,当选为印尼临时人民协商会议常任副主席。1961年起,任民族阵线副主席。1957年、1959年、1961年、1963年、1965年曾先后五次率印尼共产党代表团访问中国。1967年被右翼军人集团杀害。按1965年10月印尼反动军事政变后,就有他已被难的传闻。毛泽东当年写悼词时,所据即此传闻。
〔疏枝句〕疏枝,梅花树枝疏朗,故云。立寒窗,挺立于寒窗外。
[奈何句]奈何,如何、无奈,表示震惊和无能为力。难为久,难以持久。
[春来句]反,反而、反倒。凋残,指花儿凋谢零落。以上四句喻言以艾地为首的印尼共产党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比其他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熟、觉悟得早,但没想到当斗争形势好转的时候,她反倒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摧残了。
[残固句]固,本来。不堪,不可、不能。
[何须句]何须,何必、用不着。自寻烦,自寻烦恼。
[花落句]谓花落还会再开,这是自然规律。
[蓄芳句]谓积蓄芳香,等待明年重新开花。以上四句是说,真正的马列主义的党,本来就是摧不垮的,我们又何必为印尼共产党眼下的挫折而忧戚烦恼、不得宽解呢?失败当中孕育着成功,印尼共产党正在积聚力量,相信他们终会有重新崛起的一天!
【押韵格式】
本篇押用同一部平声韵,韵脚分别是“前”、“残”、“残”、“烦”、“年”。按词谱,《卜算子》调各体皆押仄声韵,毛泽东所作别首《卜算子·咏梅》亦押仄声韵,而本篇却改押平声韵,全篇平仄亦作了相应的调整,是对旧谱的翻换。宋人倚声填词,精通音律的词人有这样翻新旧谱的作法,如北宋贺铸改仄韵《忆秦娥》为平韵《忆秦娥》,南宋姜夔改仄韵《满江红》为平韵《满江红》之类。
【鉴赏】
毛泽东于1961年12月和1965年12月先后填写过两首《卜算子》词,皆为咏梅名篇。这两首词所塑造的梅花形象,既有象征意义上的密切的延续性,又有审美感情上的相对的独特性。前者通过严冬“笑梅”怒放的艺术图景,歌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傲然不屈、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质;后者则以春天“残梅”早谢的意象内涵,寄托对牺牲了的国际共产党战士艾地的无限哀思。上一首词用的是明比,风格豪放开朗;这一首词用的是暗喻,笔调婉曲沉郁,表现出“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见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的艺术特色。
词以“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开篇,先写景,后写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窗外寒凝大地,窗前梅树傲立,疏枝横斜,风姿绰约。一个拟人化的“笑”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树绽苞放蕊、凌寒独开的神韵风采,又写出“梅花欢喜漫天雪”(《七律·冬云》),“不同桃李混芳尘”(元王冕《白梅》)的节操品格。“百花”二字,则以万紫千红的空间意象表现“春”的时间意象,续一“前”字,全句便构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相同的意境,含蓄而又形象地概括了以艾地为首的印尼共产党为捍卫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反对赫鲁晓夫集团所推行的霸权主义、分裂主义政策,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相互支持,不畏雪虐风饕,笑迎世界革命“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雪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大好局面的共同经历。睹梅思人,词人联想到艾地生前曾多次访问中国,彼此间结下的深情厚谊,其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孰料数月前北京一别,竟成永诀,顿时悲从心来。三、四两句,笔调陡转,由扬而抑。“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是喻指印尼上升高涨、令人欢欣鼓舞的革命形势突然发生逆转,艾地和大批共产党人惨遭屠杀的悲剧。“反”有出乎意料,悖于常理之意。经冬寒梅春凋谢,未在山花丛中笑,天理不公,但却是严酷无情的现实。“奈何”二字,隐含着词人的震惊、痛惜和悲愤哀伤,与开头两句形成巨大的感情反差。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两句,承上启下,既是上片结尾悲痛感情的延续深化,又显示出作者的感情向理智的跨越。革命者决不能一味沉浸在悲哀之中,为烦恼苦闷所折磨。这两句以反问的句式,加重了肯定的语气,为作品的感情基调由沉郁转向高亢作了有力的过渡。
梅残花凋根枝在,真正的革命者决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丧失斗志,自甘消沉,他们终会吸取教训,再度崛起。“花落自有花开日”一句是以自然规律暗示历史规律。“花落”是过去的时空意象,“花开”是未来的时空意象,“自有”二字,则显示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和词人坚定的信念。从“花落”到“花开”,决不意味着消极地等待,而应积极地聚集、积蓄力量,迎接“山花烂漫”的明天。结尾一句,以柔写刚,情中有理,理中见情,寄托遥深,寓意醒拔,显示出全词的感情强度和美学力度。
“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这首《卜算子》词,虽以“悼”为题,但通篇无一字直接抒写悼念战友的情怀,而是以咏梅寄情的比兴手法“吞吐深浅,欲露还藏”(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使人读之,有回肠荡气之感。全词通篇不着一“梅”字,却处处体写出梅的形态、梅的禀性、梅的品格,且字字出肺腑,处处见真情。而章法上的张弛自如、抑扬有致,又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这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