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研究《减字木兰花》

毛泽东诗词研究《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创作背景】

1930年1月下旬,自闽西回师赣南的两批红四军部队在东韶会合后,随即向附近地区分兵,占领了江西宁都、永丰、乐安等县。2月初,红四军与中共赣西特委以及正在赣西地区活动的红五军、红六军取得了联系。6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红五军、红六军两军军委在江西吉安陂头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在毛泽东主持下,根据当时蒋介石正加紧准备对冯玉祥、阎锡山等系新军阀的战争,江西敌军一部已调往皖北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夺取江西全省的战略口号,并确定了当前行动的总目标——攻取吉安。会后,各路红军和赤卫队按照统一部署,浩浩荡荡地从不同方向进逼吉安。蒋介石获悉红军的这一动向,急令吉安的国民党驻军加强防御,并调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国民党军紧急驰援。20日,由湖北开来的蒋军嫡系部队独立第十五旅到达江西吉水一带,准备阻击红军。审度战场形势的变化,红四军前委果断地放弃了原定计划,撤回红色区域休养待机,诱敌深入。当月下旬,红四军在红六军第二纵队的配合下,于吉安东南之水南、值夏、富滩等地各个击破了分三路进逼的敌军独十五旅,围歼其大部。嗣后,红四、五、六军分兵游击,恢复了湘赣边界苏区,开辟了湘鄂赣边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巩固和发展了赣南革命根据地。

本篇所纪,即红四军自广昌向吉安这一段战斗历程中冒雪行军的情景。



【注释】

〔题〕广昌,江西东南部的一个县,东接武夷山,西连雩山。

〔雪里句〕谓雪里行军,心情更加急切。

〔风卷句〕大关,指高山间的隘口。

〔此行何去〕这次行军向何处去?

〔赣江句〕赣江,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东源贡水出武夷山,西源章水出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二水在赣州汇合后称赣江,曲折北流,纵贯全省,至南昌以下分为十数支,主流于星子蛟塘东注入鄱阳湖。全长758公里。

〔命令昨颁〕颁,发布。

〔十万句〕工农,指工农红军及其他工农群众武装。下,直趋。吉安,当时江西中部的一个县,县城位于赣江西岸。今已升为市。



【押韵格式】

本调句句用韵,两句一换韵,两仄韵两平韵相间。一般多用四部韵转换格。本篇仅用三部韵。上片一、二句“白”、“迫”相叶,下片一、二句“去”、“处”相叶;以上为两部仄声韵。上下片三、四句“山”、“关”、“颁”、“安”,不但两两相叶,而且遥遥相应:同属一部平声韵。这就构成了以一部平声韵为主韵、两部仄声韵为辅韵的新格局,别有一种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



【修改情况】

本篇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上首次公开发表时,没有词题,第二句作“雪里行军无翠柏”。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时,已补充、改定为现在这样。又,毛泽东手书此词墨迹,第二句又作“雪里行军情更切”,第四句又作“风卷红旗冻不翻”。(盖用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曰:“风掣红旗冻不翻。”)



【鉴赏】

这是一曲乐观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一幅雄壮的红军雪里行军图。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词一开篇,即着眼于大境:纷纷扬扬的大雪正在飘落,天地间白茫茫浑无际涯。这氤氲万状的雪,构成词的主体背景,为挺进于风雪征程中的工农红军渲染出既紧张严肃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下来,以“情更迫”直抒红军战士在古田会议精神感召下,挟风雪之势,凝乾元之力,席卷江西,去迎接革命高潮的迫切心情。“情更迫”,初稿作“无翠柏”,后改。“无翠柏”本与“漫天皆白”相呼应,重在说明雪势之大。而改为“情更迫”三字,则由原来的纯雪景描写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把红军将士渴望战斗杀敌的昂扬斗志和急切心态揭示出来,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气氛和红军战士一往无前的气势,是深一层的描写。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广昌路上,山岳绵亘,峰峦陡峭,忽而山从人面起,突兀的高山挡住去路;忽而两旁高山夹峙,势如压顶。雪地行军,本来已经很困难了,还要翻山越岭,更见征程之艰险。可是,就在这茫茫天地间,一面面绣着镰刀斧头的红旗迎风舒卷,导引着红军战士奋勇前进。这是何其宏大的场面,何等雄壮的声势!

“风卷红旗过大关”一句,一稿原作“风掣红旗冻不翻”,系用唐人岑参诗成句。忖度作者之所以作如此修改,不仅因为江南的雪毕竟不如塞北的雪那样酷寒,不会冻结住红旗,更因为岑诗只是用夸张手法状写边塞酷寒的气候特征,了无动感。而改为“风卷红旗过大关”不仅具有强烈的动态感和感情色彩,而且渲染了热烈奔腾的革命声势,同时表现了战士们乐观豪放的革命精神。

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从军行》诗有“红旗半卷出辕门”句,鬼才诗人李贺《雁门太守行》有“半卷红旗临易水”句,皆描写出征时军旗临风之姿,但红旗半卷,气势稍逊。此词境界则不同,红旗迎风舒卷,仿佛可听见呼拉拉的风吹红旗抖动之声,似乎可看见高擎红旗的战士那英武有力的雄姿和坚定热切的神情。有力地表现了红军军容之盛。

下片四句,自问自答,点明行军目标。因为下雪,前程一片苍茫,故词人设想那前赴的战地赣江一带必也是风雪迷漫。雄壮昂扬的情调中,插入一问句,行文便显得跌宕起伏,曲折有致。且由此引出下文描写强大的红军闻令而动,以锐不可当的声势直趋吉安的情形。“十万”说明战士之多和工农武装力量之壮;“下”字形容红军所向披靡,犹如江河奔腾般势不可挡。作为决策者,词人亲眼看到浩浩荡荡的工农革命大军踊跃挥戈,去开拓新的革命区域,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心中十分自豪与欣喜。这自豪与欣喜,就通过一问一答,前呼后应的章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首词和前首《如梦令·元旦》一样,都是描绘行军的画卷。如果说《元旦》像一幅明丽清新的水彩画,那么,这首词就像一幅气势磅礴的油画。它以凝重的色块,使红军队伍的勃勃英姿跃然于画布之上。全篇境界壮阔,富于崇高美,这和词人博大的革命胸襟与魄力有机地浑融为一体。从音律上看到声情并茂,四个四字句提领四个七字句,长短错综中见整饬;而以一部平声韵为主韵,两部仄声韵为辅韵,整齐中又不乏变化。这种句式和声韵的反复、循环和节律变化,很好地配合了词情,使其情感力量的呈现不是一泻无余的喷薄,而成为一种张弛皆宜的有节奏的艺术生命的律动,动人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