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毛泽东诗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〇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

【注释】①广昌,江西东南部的一个县,东接武夷山,西连雩山。 ②大关,指高山间的隘口。 ③赣江,江西境内最大的河流。东源贡水出武夷山,西源章水出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两省边境),二水在赣州汇合后称赣江,曲折北流,纵贯全省,至南昌以下分为十数支,主流于星子蛟塘东注入鄱阳湖。全长744公里。 ④ 颁,发布。 ⑤ 工农,指工农红军及其他工农群众武装。下,直趋。吉安,当时江西中部的一个县,县城位于赣江西岸。今已升为市。

【赏析】

与《如梦令·元旦》相同,《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也是行军路上之作。1930年2月7日至9日,红军和江西地方党委一起,由毛泽东主持,在江西吉安东固地区的陂头村召开会议,共同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攻占江西中部县城吉安,建立工农政权,争取革命首先在江西取得胜利。是月中旬,毛泽东率军从赣南文昌向吉安进发,这首词即作于北征途中,虽是马上即兴之作,然激情澎湃,意涵丰富,且构思新奇,笔力劲健。

一般的小令,因为篇幅简短,笔墨容易受到限制,难以腾挪跌宕,这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却是抑扬起伏,开篇就以漫天雪花为材,为整首词设置了异常广阔的背景,同时也为全篇定下了基调。在勾勒出这广阔的背景后,再转而写人,描绘出一幅雪中行军的图画。红军战士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前进,“雪里行军情更迫”,军情紧急,风雪严寒,无疑增加了行军的困难,而红军战士完成任务的决心却更为强烈、迫切。起首这一句既写出了雪中行军时的自然环境,也显示了当时的军事形势和社会环境,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宛然可见。雪天行军,虽不乏雄心壮志,然结果如何呢?词人接下来并不顺接直写,反以形象之语转写他物。高山巍巍,矗立在眼前,又像横在人头上,似是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但是“风卷红旗过大关”,在此未直接写人,而写的是红旗,但是不难想见,真正过关者,人也,漫天飞雪中,伴随着狂风翻卷着红旗,红军战士就轻松地跨越了山上的古道雄关,困难虽大,然可一举迈过,丝毫不以为难,这是何等豪迈的气概!风雪严寒,凸显出环境形势之恶劣,也衬托出人的壮志豪情。这里虽未直接写人,实则借旗写人,以红旗来映照、表现广大工农红军勇往直前、顽强不屈的性格和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虚与实,直笔与侧写,写实与浪漫在此自然地融为一体。从词所表现的情感力度来看,若说首句所写形势还有些不容乐观的话,那么次句就分明显得激昂热烈,先抑后扬,至此完成了一个起伏。词的上片描绘的是行军场景,下片则指明了此次行军的目的和方向。在描绘了漫天飞雪与风中红旗后,又用设问引起下文:“此行何处?”继而自答:“赣江风雪迷漫处。”答语并未明指此次行军的具体方向,而只是泛言滔滔赣江上的风雪迷漫之处。风雪茫茫,道路迢迢,似困难重重,崎岖难行,词之思致至此显得有些低沉、迷茫。但紧接着最后一句:“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明确点出此次部队出征的最终目标,又立时将情绪提起,语极平易,然力有千钧,让人仿佛看到千百万已被革命唤醒并组织起来的工农武装,正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奔赴战场,在他们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没有不可战胜的地方。词至此又完成了一个更大的起伏,先抑后扬,重点在后,使整篇的情感、气氛完全改观。

整首词明白如话,然又富于变化,自有波澜,同时也注重推敲锻炼。“雪里行军情更迫”一句,首次发表时原为“雪里行军无翠柏”,后在定稿时方将“无翠柏”改为“情更迫”。松柏不畏严寒,万古长青,自古以来一直被作为品性坚定的象征,《论语》中即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若在此词中直言“雪里行军无翠柏”,固是实景,亦无不可,然“无翠柏”也仅说明茫茫雪野一片皆白,与前所写“漫天皆白”语意实重复。把“无翠柏”改为“情更迫”后,不仅写雪绘人,更直写人的内心,景、事、情在这句中三者皆具。另“十万工农下吉安”句中,“下”字本极普通,用在此处却又极为精准有力。吉安在赣江中游,江西省中部,广昌处赣江上游,由广昌到吉安,不仅从地理形势上来说是由上而下,而且一“下”字也凸显出此次军事行动目标之确定。同时“下”字也显出这次军事行动之迅速,暗示词人及其麾下红军战士信念之坚定与力量之强盛,“十万工农”气冲霄汉,吉安仿佛也可一举攻下。“下”字一语简洁之至,在此不惟准确,更是立意鲜明,含义丰富。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词中有的地方又是有意倒置,如按照常理,是颁布命令在前,开始军事行动在后,“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应置于“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之前,但词中却颠倒言之,先称行军目标,“风雪迷漫”,道路迢遥,任务艰险,情感似显低沉,但接下来谓“十万工农下吉安”,又使情绪逆转,让全篇最终以扬作结,如咚咚战鼓,振奋人心。

毛泽东诗词中,“红旗”这一意象经常出现,除这首词中所言的“风卷红旗过大关”之外,另如“红旗跃过汀江”(《清平乐·蒋桂战争》),“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等等,究其原因,固然可说红旗是词人的眼中实景,然更主要的,是因红旗是工农红军的旗帜,是中国革命的具体象征,也是词人胸中豪情的绝好寄托。另外从实际创作效果来说,从美学方面来看,“万绿丛中一点红”,鲜艳、热烈的红旗,也适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使原本单调的环境立时充满生机,同时也更突出了红旗本身所代表的精神与力量。在这首词中,飘扬的红旗也恰与漫天白雪形成鲜明反差,红、白相映,对比分明。可以想象,在漫天飞雪中,远远望去,那一面面红旗就像是在召唤着人们,给人以无限的温暖和信心。如果说古代诗歌中所描绘的“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让人感到严冷可畏,那么此处的“风卷红旗过大关”,则让人豪兴顿生,风雪愈猛,愈能激发出革命战士的冲天激情。

这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简洁平实,明白晓畅,同时又波澜起伏,抑扬有致,意象择取和遣词造句都匠心独运,精彩毕现。全篇于质实凝炼之中,寓深远宏大之意,洋溢着乐观的气氛,澎湃着昂扬的激情。词中也不避革命征途中的困难,让人在为广大工农武装不畏困难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信念所震撼、感染的同时,又分明体会到征途上的艰难险阻,感受到革命成功之不易。正如古人所云“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陆游《题庐陵萧彦毓秀才卷后》二首之二),好的诗文,取材于火热的生活,来自真切的感受,只要将身之所历,心之所感真实写出,毋须雕琢,自是佳作。这首小令取自革命征程中,自然地将豪情与现实、写实与浪漫紧密绾合,既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又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文章作者:姚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