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厉鹗·宝应舟中月夜》原文赏析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此诗作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诗人北游途中。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宝应县(在今江苏省)境淮河中。四望无际的芦根,欲落沙洲的雁阵,堕入云烟的明月,以及寒气袭人的夜霜,触发了这位客子的羁旅愁怀,写下了这首即景小诗。
题作“月夜”,诗不从天上月、水中影写起,却先写黄昏时分水乡泽国的特有景色——芦根与落雁,并巧妙地点明节令。深秋,淮河两岸的芦秆尽被割去,只剩下低低的无边无际的芦根茬;暮色苍茫中,几只大雁正欲降落在水中的沙洲上。首句点出一个“望”字,领起全诗。“渺渺”、“无涯”两个近义词的连用,既写出视野的开阔辽远,也写出景物的单调萧索,同时微微流露出诗人因目无所适而产生的百无聊赖心情。次句中的“圆沙”指水中圆形的沙洲,语言精粹,富于形象感。“几点排”三个字化动为静,把欲落未落的雁阵用近似现代电影的定格摄影法拍摄下来,画面清晰,可与目接。“几点”,语气虽是疑问式的,强调的则是落雁很少,以突出环境的清寥,进而衬托出自己夜泊野外的孤孑之感。
诗的前两句一句一景,写得比较疏朗,第三句密度加大,时间也由黄昏转入“月夜”。句中的“明月”是农历月初的新月,它升起得早,沉落得也早,入夜不久就堕入凄迷的烟霭里。在这四野阒寂,天地冥暗之时,夜霜越来越浓,团团围住了诗人泊宿的小舟,使他格外感到寒冷难禁。“霜着水”写的是近景,笔墨入微,近于逼真,实际上是想象之词(因为霜落水中是看不见的)。诗人不说舟上凝霜厚、夜气寒,而此意尽于言外传之,运思细密,造语高妙。
前三句以写景为主,成功地刻画、渲染出一派萧索辽阔,清寒静谧的典型环境和特殊氛围,同时读者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境中有人,景中有情,这就为最后叙事抒情做了有力的映衬与铺垫。末句出语平平,意思浅显,却寄寓着诗人的无限感慨。在这月落、烟浓、霜重、星暗之际,萦绕于诗人心头的,绝不是对适才所见的淮河风物的甜美回忆,而是要在这荒郊野水中度过一个漫长秋夜的旅人所独有的凄凉愁绪。对此诗人虽然未曾点破,但读者是完全可以由境会意,由事会意的。尤其是那个“清”字,该给人多少联想。这种诗是即兴式的,信笔写来,不费气力,而情景浑融,意境清远,自成妙谛,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