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屈大均·摄山秋夕作》原文赏析

古诗《屈大均·摄山秋夕作》原文赏析

秋林无静树,落叶鸟频惊。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

摄山,在江苏省江宁县东北。公元一六五九年,诗人客居南京时,到此游览,写下了这首景物如画的五律诗。

屈大均那些宫阙陵寝边塞营垒之作,高浑奇崛,慷慨悲壮,一俟变换题材,则别具一格。此诗即以清秀雅淡为其特色。

诗之着眼点在写摄山秋夕之夜景,但各联在时间上却并非是写同一时间内所见的景物,而是随时逐步推移。首联时间为初入夜。这时,山风怒吼,秋林摇曳,黄叶飘零,松涛阵阵,林中之鸟频频发出惊恐的叫声,整个林壑似乎处于一种惶惶不安的氛围之中,突出了摄山初夜之动态。

颔联时间为夜半。这联以主观的想象同现实存在的矛盾以见山月之美。“一夜疑风雨”,是从首联的景物中得出的合理推理。由于入夜时风狂树动,故诗人猜测一整夜都将是秋风萧瑟,夜空如墨。殊不知事出所料,进入后半夜,风势趋缓,仰头一望,一轮山月却高挂中空,突出了诗人望见明月惊喜之情。

颈联则写夜半后,开门所见月光下的景致:“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两句诗当化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出句“松门开积翠”,为“开门松积翠”之倒装句。此句写开门后看见松树之影,宛若苍翠欲滴、堆积交横之藻、荇。对句则写地下的月光,有如一泓潭水,清澈透明。这是何等富有情味的夜景!两句诗虽受苏轼文的启迪,但一为文一为诗,诗自有诗之意趣,可谓自铸丽语。自古成为名联佳句者,多半声不在高,词不在丽,要在以体物传神。如王维《山居秋瞑》中之佳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岂是以声气夺人?此联亦然。诗人似乎是毫不着力,随手便挥洒出一幅朦胧的月夜图。

颔联、颈联同首联所写景物大有差异。首联为动景,颔联、颈联为静景,动景恶,静景美。诗人运用以动衬静,以恶衬美的手法,使二者形成鲜明对照,从而突出月夜之美。与此同时,景象的变化,又使意境更为丰富多彩,使结构富于起伏跌宕而不流于板直。

尾联进入拂晓,以抒发游子他乡之孤苦收束:“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本来美好的月夜令人流连忘返,但由于诗人客居他乡,面对明月不能不生思归之念,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披衣”这一动作,表现了诗人对月不寐。“披衣念远征”一句,显得情感低沉,无限旅思乡愁,悲酸凄苦之态尽在不言之中。

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曾说: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此诗尾联并非景结,而是情结。但由于诗人之情结,是建立在前两联美好月夜描状的基础之上,其情来得自然、真挚、深沉,故以情结仍能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评论这首诗,写下八个字:“天机自流,岂关人力。”这八个字正确地指出了此诗的特点:自然。此诗完全做到了自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景自然。全诗写景似乎都是按照自然界的真实景象描摹而成,不露人工痕迹。而于景物描状中又寓有个人内在之情。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二是层递自然。诗人以时间顺序逐步推移,依次写入夜、夜半、拂晓时之所见所感,层次井然,意转而脉不断,步步相生,如行云,如流水。陈田《明诗纪事》谓屈大均之五律“隽妙圆转,一气相生,有明珠走盘之妙”,正是指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