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张问陶·读桃花扇偶题》原文赏析

古诗《张问陶·读桃花扇偶题》原文赏析

竟指秦淮作战场,美人扇上写兴亡。两朝应试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

孔尚任一本《桃花扇》传奇,情节委曲,寓意深邃,文采斐然,当时曾倾倒多少读剧人,一时争相传看,洛阳纸贵,叹息者有之,唏嘘者有之。乾隆五十六年,作者在京供职时也读到了《桃花扇》剧本。掩卷凝思,不禁感上心头,于是命笔挥毫,寄感素笺,竟欲罢不能,一气写下以《读 〈桃花扇〉 偶题》为总题的八首绝句,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竟指秦淮作战场”,首句仄起,劈面道出一件看似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悖怪之事。南京城中秦淮河两岸,历来青楼迢递、画舫相望,是粉黛馆娃、风雅骚客麇集游冶之处。何以《桃花扇》一声檀板,那秦淮河竟成了战场?这须得稍稍说一说《桃花扇》本事。剧本所据线索是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一段爱情故事,实则反映了南明弘光朝复社与阉党之间的一场剧烈斗争,兼以表现明末社会的动荡与腐败。剧本描写阉党阮大铖企图借李香君美色买到侯方域,为己所用。不料却为香君识破。侯李一见倾心,于是阮遂勾结当朝权奸马士英对两人进行了一场迫害。本诗一开始,作者用“竟指”两字,兀现出那种十分愕然的感觉: 剧本真格儿把个秦淮河歌馆舞榭当作了战场?作者于此意在强调 “秦淮”与“战场”之间原本毫无干系,同时又通过“战场”二字充分突出了侯、阮之间在秦淮河畔展开的一场不见血光硝烟、不闻劈杀呐喊的殊死较量。从而在读者心灵上造成一种强烈震撼。

中第二句由首句叙述场面气氛转入集中描写《桃花扇》中一件关键道具,香君手中的一柄团扇。轻轻纨扇,可以送凉,可以题诗,可以扑流荧,可以半遮美人娇羞的面影,却又何以会被剧作者冠作剧名,乃至成为哀婉奇丽的剧情象征呢?剧中之扇,本为方域所有,侯李相爱,方域以此作信物赠予香君。后权贵田仰迫娶香君,香君不从,以首触壁,血溅纨扇,剧中另一人物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画成桃花。清军破南京,江山易主,侯李相会栖霞山,慨叹“不因重作兴亡”,于是遂有撕扇掷地、侯李相约出家之举。凄绝动人如此,真乃檀板一声,悲歌一曲! 而这一切,诗人却用寥寥数字从容一笔 “美人扇上写兴亡”全部带过。这看似不轻意的一笔,却写得好沉重! 正是通过诗人这洗练凝聚、言简意赅的提示,使读者深悟: 一把轻轻的美人扇原来竟也荷载着社稷江山兴亡的重负! 于是也不由感到了心头的沉重。诗的上半首不过两句十四字,实际上却对全剧剧情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

如果说上半首诗写的是剧中事,那么,三、四两句则已笔涉剧本以外的关目了。一本《桃花扇》,终于侯方域与李香君在金陵栖霞山相会,共约出家。而青史作证,事非若此。本诗第三句中,作者口称方域“侯公子”,其实已语带不恭。剧作者或出于为剧中人遮羞的缘故,未提及朝宗晚节。而诗人则于此轻轻一点,将侯公子“两朝应试” 的行为揭破了。侯方域曾于明朝应试,入清后非但未出家,且又在顺治九年 (1652) 应河南乡试,中了副榜举人。第四句紧接上句,设一问语: 晚节不终的侯公子,有何脸面对着血染桃花提及李香君的名字呢?“忍对”一词犹正语反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扬李贬侯的观点。末句中值得细味的妙处还在于巧将“李香”对“桃花”。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桃与李是被经常引用、结伴出现的一对形象,本不足奇,而本诗末句里的“桃”和“李”却别有深意,诗人从中暗暗嵌入了纨扇血迹(桃花) 与香君姓名 (李香),使得一句看似平常的诗句寓入了无穷回味,体现出诗人的匠心独运。

《桃花扇》剧作者孔尚任曾言其创作旨意实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事”。至于本诗作者写作《读〈桃花扇〉偶题》八绝句时,基本仍是寄慨于山河兴亡之中。而在关于民族气节(褒李贬侯)的思考中似又暗关潜意识中某种不能忘情于前明的思绪。由读《桃花扇》而产生这种“情结”的,在清代诗人特别是汉族士大夫中当不在少数。如王又曾的一首《秦淮绝句》:“纨扇桃花细字明,黑头江令见须惊,琼枝玉树根长在,触著东风会却生”,触及的也是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