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原文赏析

古诗《李攀龙·和聂仪部明妃曲》原文赏析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明妃曲》是汉乐府旧题,写王昭君出塞之事。“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晋人因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她本是汉元帝宫中美女,竟宁元年(前33)被派远嫁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她在塞外荒寒之地,满怀眷恋故国的深情,度过了抑郁的一生。从汉乐府开始,历来有不少诗人歌咏过这件事,对明妃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首和聂仪部(仪部即礼部,聂仪部生平未详)《明妃曲》,以新颖别致的手法,刻画了明妃的生动形象,揭示了内心的苦闷,具有感人的力量。

这首《明妃曲》的新颖别致之处,在于它只截取明妃生活中的一个片断,通过生动传神的笔墨,给以描写和刻画,让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从中自然地、含而不露地表现出明妃怀念故国的深情。

首先,在人物出场之前,作者先作了环境的烘染:“天山雪后北风寒。”这一句交待了地点,是远在北国的天山,也交待了时间,是在酷寒的冬季。特别是对于环境,接连作了两个层次的递进性的描写。第一层点出是在大雪纷飞之后,可以想见,那空旷荒凉的北国,冰封千里,阒寂无人。第二层更进一步,大雪之后,凛冽的朔风呼啸而来,搅天动地,更加寒冷彻骨,这是诗意的重点所在。这样,全句归结到最后一个“寒”字上,极为自然而有力,使人读来真有不寒而栗之感。在这样苦寒之地,谁能有什么好心境呢?这就为明妃的出场,作了很好的铺衬。全句高度概括,极富包容性,在有限的文字中表达出了丰富的内容,于此可见我国古典诗歌语言精练之一斑。

接着,作者开始描写明妃的形象:“抱得琵琶马上弹。”在风雪之夜,明妃骑在马上,怀抱琵琶,正在深情地弹奏。这一句中,作者并不去写明妃的面部表情,而明妃的神态却凸现眼前。关键在于作者成功地使用了一个动词“抱”字。琵琶是拨弦乐器,最早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多在马上边走边弹,“抱”字是写实性描写,形象宛然。但它又不仅仅是在写实,风雪之夜,远在异国的明妃更显孤独,她只有把满腔心事通过弹奏琵琶而倾诉出来。一个“抱”字,表现出了她和琵琶相伴之情,她的孤苦的心理,对于故国的思念,都从一个“抱”字中曲曲传出。并且,句首的“抱”字和句末的“弹”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演奏动作,作者通过这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动作,成功地勾勒出了明妃的形象,使人读来如见其人。一个“抱”字,本来极为平常,但一经作者在诗中点化,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妙用,可谓善于炼字,使平字见奇。

然后,作者在后面两句中,把人物的动作和眼前的景色结合起来,进一步揭示出明妃愁闷痛苦的内心。“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音kan)。”前一句的 “曲罢”二字上承第二句的抱琵琶而弹奏,但又有转折之意,下启第四句的“徘徊”动作,承前启后,过渡自然。此时,一曲终了,明妃还沉浸在深情的琵琶声中,猛抬头看见从青海湖那边升起的一轮明月,还以为是当年在长安宫中看到的明月哩(当然是的,但这是诗的说法),因而久久徘徊观看,如处汉宫之中,不忍遽去。这两句,把前面弹琵琶的动作,换成了对月徘徊的行动。“不知”,已见痴情; “徘徊”,更显眷恋。天上的一轮孤月与地下永不能归的女子,相望相怜,情景交融,把明妃对故国的怀念,表达得十分深沉而又强烈。至此,人物的形象清晰而又丰满,全诗充满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短小的一种形式,它对于描写人物,在容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本诗的作者却处理得极好。他不仅只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而且在片断中也只选择了马上弹琵琶和徘徊望月的两个最能表现故国之思的典型行动,通过简练而又生动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情愫,表现了强烈深沉的故国之恋,可谓以少胜多,神余言外,在歌咏明妃的同类诗作中,真是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