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景无边,山青是可玩。
山左山右山靠山,山花开放山满前。
象简、扑头懒去贪,
饿了来,吃些松柏子;
渴了来,可以涧下有清泉;
闷了来,山前观走兽;
烦了来,林中听那鸟儿喧。
虽然不得神仙座,胸不闷来心不烦。
山后转过山童儿来, 口中倒把山歌儿念。
念的是:世间那有观山美,
劝君何不归山快乐几年?!
——清·华广生辑《白雪遗音·八角鼓》
本篇以要求回归大自然,享受自然美,反映了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唾弃。
前四句写景,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山景无边”, “山花开放山满前”的辽阔壮观的美景。这种大自然的美,大可玩味,令人陶醉。它对人的吸引力之大,足以使人“象简、扑头懒去贪。”象简,即象笏,官员上朝用的象牙或木制手版。扑头,又作幞头,一种头巾。这里喻为做官的头衔。离开官场,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物质上虽然生活太清贫,只能“吃些松柏子”,喝些涧下清泉水,但是在精神上却很愉快, “闷了来,山前观走兽;烦了来,林中听那鸟儿喧。虽然不得神仙座,胸不闷来心不烦。”
这样的歌谣是不是封建文人隐逸思想的表现呢?我看这两者有区别。封建文人的隐逸,往往是“身在山林,心存魏阙”。(魏阙,指朝廷)也就是当隐士的目的还是为了做官,用《论语·季氏》中的话来说,是“隐居以求其志”。而这首歌谣的最后四句足以证明,它跟山童儿念的山歌是完全一致的,是以民歌的形式劝导人们不要贪恋官场,不要为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效劳,须知“世间那有观山美,劝君何不归山快乐几年! ”它反映了民间以民歌来对封建文人进行的教育和争取,代表了民间要求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