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原文|赏析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蓦街穿巷犯皇宫,只疑夺九重。 长枪短剑如麻乱,争奈失计无投窜。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

这是一首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民间词,很可能写的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的事。黄巢起义前后历十年之久,曾攻入唐都长安,推翻李家王朝的统治,建立国号为大齐的农民革命政权。此词极生动地描绘了农民起义军打进长安时的情景。

上片写农民起义队伍的声势和气概。 “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辇。”“惶惶”,慌乱的样子, “御辇”,皇帝的车驾,此处引申为京城。这两句是倒装,叙写农民军威武雄壮地攻进长安,使唐朝君臣一片恐惶。如果说一个“雄”字,还比较抽象地形容农民队伍声威的话,那么“每见”二字,通过突出唐朝政府军面对农民起义那种丧魂落魄、惊惶失措的普遍性,进一步衬托出农民起义军势不可挡的强大威力。《资治通鉴》记载黄巢率起义军数十万人攻入长安, “甲骑如流,辎重塞途,千里络绎不绝,民夹道聚观。”此两句就非常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这种情景。接着抒发农民起义的宏图壮志: “蓦街穿巷犯皇宫,只疑夺九重。”“蓦街”,越街。 “九重”,帝王所居之处,这里指帝权。越街穿巷攻打皇宫,就是要打倒皇帝,夺取政权。两句话斩钉截铁地表达了农民起义的最高理想。黄巢在落第后曾写过一首菊花诗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以象征手法,表现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夺得帝权的热切希望。此时,这种理想前景已要变为现实,所以在两句中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其推翻帝权、主宰一切的语气则更加坚决激切、毫不动摇。

下片写唐朝溃败和贵族官僚逃窜的丑态。“长枪短剑如麻乱,争奈失计无投窜。”“争奈”,即“怎奈”。两句是说唐朝政府军长枪短剑,横七竖八,混乱如麻,怎奈失计无策,无处逃窜。这生动地写出了在农民军的沉重打击下,唐王朝军队望风披靡,丢盔卸甲,作鸟兽散的狼狈情景。当时,贵族官僚们又是一种什么样子呢?“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他们在封建政权将垮之时,只顾携带金箱官印逃之夭夭,管他京城混乱不堪。此处真切地勾划出了贵戚大臣贪婪自私的丑恶嘴脸。上片可以看作是一阙农民起义的正气歌的话,这下片则不妨可以说成是一幅封建王朝的群丑图。

这首民间词如此旗帜鲜明,饱含深情地礼赞农民起义,充分肯定农民军无坚不摧的强大声威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革命气概,在敦煌曲子词里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古代民歌中也是不多见的,弥足珍贵。全词充满生活气息和战斗色彩,对比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