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书歌谣(三则)》原文|赏析

“人之初,性本善”,

越打老的越不念。

“公冶长,公冶长”,

南山有个虎咬羊,

你食肉,我食肠。

“梁惠王”,两只膀,荡来荡,

荡到山塘上,吃子一碗绿豆汤。

——朱自清《中国歌谣》

这是三首很有特色的蒙童儿歌,表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反映了清末民初时期江南村镇还残存的旧式私塾教育中,蒙童课余生活的一个侧面。

私塾是我国传统的儿童启蒙教育的必经阶段,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作为识字教育的开始,然后再读《论语》、《孟子》等经书。这些教材皆属抽象空洞的封建说教,完全违背了儿童教育的心理要求和兴趣爱好。私塾教育又是以呆板的读、背、写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以体罚的手段(打手心之类)强制执行,因而更易激起儿童的厌学与反抗。这三首儿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蒙童的生活,以他们所能采用的方式,表现了他们的心态,并娱乐他们自己。在摧残童心的蒙学黑暗王国中,闪现出儿童追求自由、发展个性的一线光明!

第一首,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三字经》,正面地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他们对死记硬背、罚打手心的厌恶与反抗:“越打老的越不念”。态度明朗、坚决。明明是六、七岁的小家伙,偏偏却大言不惭地自称“老的”,越发使人感到童趣盎然,不由使大人听了转怒为笑。

第二首, “公冶长”,出自《论语》:“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lei xie 音雷卸,捆绑犯人的绳子。意指公冶长犯了罪坐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据宋·朱熹集註, “长之为人无所考”。但民间传说,公冶长是孔子品学兼优的学生,家贫穷,能听懂鸟语。平时,鸟儿常将山上某处有野兽捕获的剩余物告诉公冶长,让他去拾取食用。一次,老虎捕到一只羊,未能吃完。鸟儿去告诉公冶长,叫他去把老虎吃剩下的羊肉拾回来自己吃,把肠子留下给鸟吃。但公冶长一时疏忽,拾回了羊肉,却将肠子扔了,鸟很生气。不久,虎在南山咬死了人,鸟又去通报:“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咬羊,你食肉,我(指鸟)食肠。”公冶长又兴冲冲而去,未见到羊,却发现一个死人,并被人误认为杀人犯而被捕入狱。所以,孔子说“非其罪也”,还是把女儿嫁给了他。这首儿歌故事情节生动,表现了儿童希望能懂得鸟语的好奇心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希望能获得老师的信任和理解,能有一个像孔子那样信任学生的老师,不要常常错怪责打他们。

第三首, “梁惠王”,出自《孟子》,想象力丰富。他们看到某些大人先生们,整天甩着膀子,荡来荡去,好不悠闲自在。不像他们整天被拘束在课堂里,读那些毫无意趣的课本。他们为此深感痛苦,情不自禁地向往着也能自由自在的到山塘上去逛逛,享受一番大自然风光,渴了累了,再喝上一碗绿豆汤,那是何等的快活、舒畅!充分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渴望自由的心理要求。

三首儿歌,押韵,顺口;每首开头,都是他们所学课文中的句子,并由此引出他们信口编的词儿,自然,流畅。既是儿童心声的体现,也反映出他们受了蒙学课本的训练,具有了顺着课文编词的能力。课余,他们一面顺着节拍歌唱,一面做着游戏动作,全然一幅天籁谐和的儿童游乐图,足以引起读者对令人难忘的童年的神往!

儿歌采录者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若用吴语方言记录诵读,其神韵情趣,当更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