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宋·敦茂倩《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这是一首敕勒民歌。沈建《乐府广题》云:“北齐神武(高欢)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 ‘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以上所引,指出了这首民歌的来历,也说明它本来是用鲜卑语创作的,后来翻译成汉语。到宋时,敦茂倩将其收在《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中。它可以说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培植而成的民歌园地里的奇葩。
这首民歌仅用二十七个字,就传神地描绘出千里草原辽阔苍茫的景象和北方牧民热爱乡土的精神风貌。它是一支牧歌,又如一幅民族风俗画,意象豪健,境界壮美,音调浑厚,堪称千古绝唱。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突兀而起,开门见山,点出歌唱对象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川”,作平川、平地解,这里指草原。 “阴山”,绵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长达一千二百多公里,海拔1500—2000米,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山脉。这两句等于说:敕勒族人所居住的大草原,位于阴山脚下,那是塞上不可多得的好地方。诗一开始把所要写的草原置于绵延高峻的阴山的背景下,就为全篇奠定了雄伟壮阔的基调。
接着写敕勒川最常见的两种自然景象:天空和原野。摹状天空用了一个新鲜而生动的比喻: “天似穹庐”。 “穹庐”是牧民所居的毡布圆顶帐蓬,即今俗称“蒙古包”。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因为身处草原,展现无所遮碍地遥望四周天宇和大地相接,确有天呈圆顶状的感觉。同时此句诗,从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中取喻,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描写原野用直叙:“笼盖四野”。这句既是紧承前句对天的比拟,突出天空的苍茫寥廓,无所不包,又连带而及展现了四周原野的广阔无垠。两句诗不着“辽阔”二字,而辽阔之景自现,给人以雄奇豪放之感。
“天苍苍,野茫茫”两句,承前继续扣住“天”和“野”来写,但角度和写法有所不同。写“天”,前面是状其形,这里是描其色;写“野”,前面由天连带而及进行描绘,此处是直接写其景象。短短六个字,勾勒出了敕勒川的壮观:头上碧霄青天,高远莫测;脚下茫茫草原,广阔无边。迭字的运用,使语气短促有力,声调和谐铿锵,有助于表现雄奇壮美的景观。两句对辽阔草原的描写,和前相比,既有变化,又作了深化。在如此着力描绘“天”、 “野”,以作蓄势以后,才写出全篇关键性的结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劲风吹过,青草披伏,显现出正在吃草的牛羊。一个“风”字,使静态的景观有了动感,静动映衬,相得益彰。一个“见”字,透露出牧草的丰盛,牛羊的肥壮,在辽阔的自然景象外,展现了人的放牧活动和宁静生活。这样,就在原先由草原、远山、蓝天、平野所构成的画面上,增添了富有神韵的一笔,加上青草、牛羊以及隐没其中的牧儿,从而呈现出雄浑粗犷,生意盎然的辽阔草原的完整艺术形象。
这首民歌以写景见长,全诗无一字不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但又并不是单纯地状景,而是景中有情,那个热爱乡土和游牧生活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隐然出现在千里草原的壮阔画面上。此诗不仅以明写的壮美的“景”感人,而且以隐含的深长的“情”动人。它不雕琢,不粉饰,格调浑朴苍莽,语言自然天成,字里行间充溢着慷慨豪爽之气。金人元好问说得好:“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论诗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