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兔和猫》原文与赏析

鲁迅小说《兔和猫》原文与赏析

住在我们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伊的孩子们看的。

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烂熳来。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时候的安心了。这种东西,倘到庙会日期自己出去买,每个至多不过两吊钱,而三太太却花了一元,因为是叫小使上店买来的。

孩子们自然大得意了,嚷着围住了看;大人也都围着看;还有一匹小狗名叫S的也跑来,闯过去一嗅,打了一个喷嚏,退了几步。三太太吆喝道,“S,听着,不准你咬他!”于是在他头上打了一掌,S便退开了,从此并不咬。

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窗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听说是因为太喜欢撕壁纸,也常常啃木器脚。这小院子里有一株野桑树,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波菜也不吃了。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三太太说,鸦鹊倒不打紧,至多也不过抢吃一点食料,可恶的是一匹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的看,这却要防的,幸而S和猫是对头,或者还不至于有什么罢。

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 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但一有空,却也就溜开去了。他们夜里的卧榻是一个小木箱,里面铺些稻草,就在后窗的房檐下。

这样的几个月之后,他们忽而自己掘土了,掘得非常快,前脚一抓,后脚一踢,不到半天,已经掘成一个深洞。大家都奇怪,后来仔细看时,原来一个的肚子比别一个的大得多了。他们第二天便将干草和树叶衔进洞里去,忙了大半天。

大家都高兴,说又有小兔可看了;三太太便对孩子们下了戒严令,从此不许再去捉。我的母亲也很喜欢他们家族的繁荣,还说待生下来的离了乳,也要去讨两匹来养在自己的窗外面。

他们从此便住在自造的洞府里,有时也出来吃些食,后来不见了,可不知道他们是预先运粮存在里面呢还是竟不吃。过了十多天,三太太对我说,那两匹又出来了,大约小兔是生下来又都死掉了,因为雌的一匹的奶非常多,却并不见有进去哺养孩子的形迹。伊言语之间颇气愤,然而也没有法。

有一天,太阳很温暖,也没有风,树叶都不动,我忽听得许多人在那里笑,寻声看时,却见许多人都靠着三太太的后窗看:原来有一个小兔,在院子里跳跃了。这比他的父母买来的时候还小得远,但也已经能用后脚一弹地,迸跳起来了。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说,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缩回去了,那该是他的弟弟罢。

那小的也检些草叶吃,然而大的似乎不许他,往往夹口的抢去了,而自己并不吃。孩子们笑得响,那小的终于吃惊了,便跳着钻进洞里去;大的也跟到洞门口,用前脚推着他的孩子的脊梁,推进之后,又爬开泥土来封了洞。

从此小院子里更热闹,窗口也时时有人窥探了。

然而竟又全不见了那小的和大的。这时是连日的阴天,三太太又虑到遭了那大黑猫的毒手的事去。我说不然,那是天气冷,当然都躲着,太阳一出,一定出来的。

太阳出来了,他们却都不见。于是大家就忘却了。

惟有三太太是常在那里喂他们波菜的,所以常想到。伊有一回走进窗后的小院子去,忽然在墙角上发见了一个别的洞,再看旧洞口,却依稀的还见有许多爪痕。这爪痕倘说是大兔的,爪该不会有这样大,伊又疑心到那常在墙上的大黑猫去了,伊于是也就不能不定下发掘的决心了。伊终于出来取了锄子,一路掘下去,虽然疑心,却也希望着意外的见了小白兔的,但是待到底,却只见一堆烂草夹些兔毛,怕还是临蓐时候所铺的罢,此外是冷清清的,全没有什么雪白的小兔的踪迹,以及他那只一探头未出洞外的弟弟了。

气忿和失望和凄凉,使伊不能不再掘那墙角上的新洞了。一动手,那大的两匹便先窜出洞外面。伊以为他们搬了家了,很高兴,然而仍然掘,待见底,那里面也铺着草叶和兔毛,而上面却睡着七个很小的兔,遍身肉红色,细看时,眼睛全都没有开。

一切都明白了,三太太先前的预料果不错。伊为预防危险起见,便将七个小的都装在木箱中,搬进自己的房里,又将大的也捺进箱里面,勒令伊去哺乳。

三太太从此不但深恨黑猫,而且颇不以大兔为然了。据说当初那两个被害之先,死掉的该还有,因为他们生一回,决不至于只两个,但为了哺乳不匀,不能争食的就先死了。这大概也不错的,现在七个之中,就有两个很瘦弱。所以三太太一有闲空,便捉住母兔,将小兔一个一个轮流的摆在肚子上来喝奶,不准有多少。

母亲对我说,那样麻烦的养兔法,伊历来连听也未曾听到过,恐怕是可以收入 《无双谱》的。

白兔的家族更繁荣; 大家也又都高兴了。

但自此之后,我总觉得凄凉。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并S也不叫一声。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来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

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

嗥的一声,又是两条猫在窗外打起架来。

“迅儿! 你又在那里打猫了?”

“不,他们自己咬。他那里会给我打呢。”

我的母亲是素来很不以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辣手,便起来探问了。而我在全家的口碑上,却的确算一个猫敌。我曾经害过猫,平时也常打猫,尤其是在他们配合的时候。但我之所以打的原因并非因为他们配合,是因为他们嚷,嚷到使我睡不着,我以为配合是不必这样大嚷而特嚷的。

况且黑猫害了小兔,我更是“师出有名”的了。我觉得母亲实在太修善,于是不由的就说出模棱的近乎不以为然的答话来。

造物太胡闹,我不能不反抗他了,虽然也许是倒是帮他的忙……

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



一九二二年十月。



【析】 这篇小说描述的是弱小可爱的白兔为贪婪凶狠的黑猫所吞噬的故事。三太太为给孩子们赏玩而特意买来喂养的一对白兔生下的两只小兔,在人们的不经意之中,被凶恶的大黑猫吃掉了。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它当作一则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故事来读,那就无疑会大大降低其思想意义。按照鲁迅曾指出的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的原则,联系鲁迅的生平、创作这篇作品前后世界观和思想政治观点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可以看出,这篇小说实际上隐喻着旧中国黑暗势力肆虐的社会现实,蕴藏着抨击旧中国强者肆意践踏、残杀弱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欺压广大劳动人民的主题。

小中见大、寓意深刻,是这篇小说的显著特色。黑猫吞噬白兔,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作者却由小见大,借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故事,揭露和抨击旧中国的反动势力。这一深刻的寓意,是在生动形象地展开白兔被黑猫吞噬这一故事的基础上,由作者精警而又契合小说情节的议论点出的。作者在叙写了白兔为黑猫所吞噬的故事后,以抒情一般的语句,写“我”忆起鸽子的膏于鹰吻、小狗的被马车轧死,苍蝇的被蝇虎咬住等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旧事。小说并没有到此为止,作者紧接着借“我”之口,斥责强者将生命“毁得太滥”的罪行,并斩钉截铁般地表示,对于残害弱者的黑暗势力,“我不能不反抗他了”,体现了 “我” 鲜明的斗争立场。“我”坚信,现实社会的黑暗势力必将被推翻;但是,只有拿起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才能推翻旧中国的黑暗势力。“那黑猫是不能久在矮墙上高视阔步的了,我决定的想,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小说结尾处“我”的这一想法,便是作者这种坚定信念的体现。

对比是这篇小说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题目《兔和猫》,“兔”代表弱者,“猫”象征强者。强者与弱者以及人们对它们不同的感情态度,在小说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开头就写白兔“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继而描写它们在被孩子们玩耍时,“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作者通过描写白兔的形体、动作、神态与生活习性以及人们欢喜它们愿意亲近它们、喂养它们,从而突出了白兔的天真烂熳和活泼可爱。对大黑猫,作者并没有正面的、直接地去描写它的凶狠强暴,而是采用虚写的方法,从人们对它的评论中点出它的凶狠。先是借三太太的话,点出“可恶的是一匹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的看”;及至写到全不见小兔和母兔后,作者又简写一笔三太太的心理活动:“三太太又虑到遭了大黑猫的毒手的事去”。这就不但为白兔的被黑猫所吞噬埋下了伏笔,也强调了黑猫的凶狠毒辣。强与弱,恶毒与善良,人们对它们或憎恶或喜爱的不同感情态度的对比,既为小说奠定了抨击强者残害弱者奠定了感情基调,也表达了作者同情弱者、憎恨强者,抨击强者肆意践踏弱者的鲜明立场。

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兔子的动作、神态,也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品借兔子的遭遇展开情节,主题也由此得到体现。作者在兔子身上化费了较多的笔墨,着意勾勒了兔子的动作、神态。如:“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他们忽而自己掘土了,掘得非常快,前脚一抓,后脚一踢,不到半天,已经掘成一个深洞”;“那小的终于吃惊了,便跳着钻进洞里去;大的也跟到洞门口,用前脚推着他的孩子的脊梁,推进之后,又爬开泥土来封了洞。”这些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而这些描写,不但增强了小说的生活气息,而且,表现了兔子的伶俐可爱,从而突出了作品抨击强者摧残弱者的主题。

在人物心理刻划上,小说采用了逐层深入的方法。三太太先是因看到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的看”而感到它可恶,觉得需要防备它;待到全不见了小兔和母兔后,她忧虑它们遭了大黑猫的毒手;随后在院子墙角上发现一个新洞口,又在旧洞口看见许多比母兔的爪子还大的爪痕,她又疑心到大黑猫;在发掘旧洞,没有见到小兔时,小说写她“气愤和失望和凄凉”;再掘新洞,又没有看到那两只小兔,她明白小兔遭了黑猫的残害,从此深恨黑猫。三太太对黑猫由感到可恶而忧虑,由忧虑而疑心,由疑心而气愤,直至最后的深恨,小说通过这种逐层展开的方法,不但真切自然地展示了三太太的心理活动,而且使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