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正如诗题所说,这首诗的内容是怀古。但它并非一般性的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古慨今,是联系诗人身世和遭遇,有感而发的。在李白诗中,这是一首清新俊爽、感慨深沉的佳篇。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二十里。山北为采石矶,突入江中,水流湍急,是江行险要之处。诗题下李白自注云:“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李白自注,并非赘语繁言。虽然诗中对这一史实有清楚交待,但诗人还是要特别点明,足见其用意之深,感发之强烈了。据 《晋书·文苑传》 载,袁宏少时很有才华,但因家贫,只能靠运租为生。镇西将》,尚镇守牛渚,秋夜泛舟江上赏月,恰好袁宏在运租船中朗诵自作 《咏史诗军谢谢非常赞赏。于是特邀袁宏过船谈话,直至天明。袁得谢尚奖掖,从此声名大著。诗题中的 “怀古” 和诗人的自注,正是强调这一史实。
首句直接点题:“牛渚西江夜。”时间、地点均交待清楚。“西江”,从南京至江西境内一段长江,古时称西江。这句虽然直白简单,但标题中的六字均已囊括无遗,并为以下风景描写与感情抒发,预作铺垫。次句写季节与江上夜景,但不作细节刻画,而是高瞻远瞩,大笔挥洒,作宏观的概括:“青天无片云。”这里所写,实乃第三句中的一个“秋”字。当此时也,秋高气爽,天朗气清,碧空万里,银河如洗,几乎连一丝儿云影也难找到。首句写“江”,是俯之所见;次句写“天”,乃仰之所得。青天碧水,上下辉映,一片水晶般莹澈透明的世界。表面看,这两句写景,其实又何尝不是诗人澄澈透明、纯任天然这一广阔心胸和审美意识的反映呢?
三、四两句:“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登舟”二字与诗题“夜泊”相呼应,说明一、二句所写,乃舟中之所见。“望秋月”,是全诗的关键。第一,它交待了季节性特点;第二,它突出了秋月的皎洁,俗语说“月到中秋分外明”;第三,与谢尚赏月发现袁宏吟诗密切相关。所以,第四句才引出对谢尚的回忆。
李白是描写和歌赞“月” 的圣手。在他的诗中,“月”是唱不尽、写不完的美好主题之一。人们可以轻易地举出他写月的一连串的名句,如:“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山月随人归”、“峨嵋山月半轮状”、“一夜飞渡镜湖月”,等等。而牛渚西江之“秋月”,更是美不胜收。传说李白正是在这个地方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见 《唐摭言》)此说虽不足信,但却反映了诗人和“月”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由此而引发读者对李白浪漫事迹的再创造。“秋月”二字虽是一笔带过,但却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因此诗主题是“怀古”,对“月”不可能尽情刻画,所以紧接着便引出 “空忆谢将军” 的感叹。因为有了“月”,才使得谢尚发现了袁宏;因为了有了 “月”,才使得李白想起古人。“月”,把现实与历史连结了起来。并由此形成对比。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这两句实际是“空忆谢将军” 的注脚。月是当时月,江是古时的江,一切都跟谢尚当时听袁宏吟诗时相同。甚至诗人也象袁宏那样朗诵自已的诗篇,但是有谁能发现,又有谁来赞赏推奖呢?时过境迁,诗人虽生活于繁荣昌盛的大唐帝国,但却无人赏识,没有知音知己:“斯人不可闻。”就字面而言“能高咏”,指的是其文才,诗才,但其内涵却是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也就是他所说的“济苍生”、“安社稷”、“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斯人”,虽指谢尚,但却针对当时现实而发,借古慨今的意用是很显然的。
尾联从抒情转为写景:“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因所写为“明朝”之事,虽为景语,但都是虚拟想象之辞,所以仍为借景抒情,以情为主之句。“帆席”,用席做成的船帆。“挂”,扬帆远航。“夜泊”,是远航之中的短暂一刹。漂泊漫游却贯穿诗人整个一生。联系其他诗句,还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懑与不平,如:“人生在事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当诗人的航船挂席离去之时,两岸枫树上的红叶纷纷飘坠,浩荡的西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枫叶,是泪水,还是信息?诗人没有明说,但失意的怅惘与肃杀的秋景却融而为一,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这一结尾,留有很大想象空间。
前人对这首诗的评价甚高。王世祯说:“色相俱空,正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并认为这首诗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这些话所讲的意思,不外是抒情与写景结合得恰到好处,咏古与讽今联系的是那么自然。全诗既明白晓畅,又含蓄蕴藉,令人思而得之。至于发句之开门见山。结尾处以景结情,均极自然而达炉火纯青之妙境。
这是一首五律,但并不以工丽见长。王琦引赵宦光评语说:这首诗“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这也有效地体现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