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著·传奇编·邵灿·香囊记(第四十出相会)

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传奇编·邵灿·香囊记(第四十出相会)

南宋时张九成、张九思兄弟俩人,父死后由母崔氏抚育,九成娶妻邵贞娘,婚后半月,即奉母命携弟九思上京赶考。九成高中状元,九思为探花。九成廷试对策,因论说丞相失政,触怒了秦桧,使之入岳飞幕下,讨伐契丹,从此家人断绝音信,九思归故乡。一乞丐持九成之紫香囊到张家来易食,并诈称九成已死,九思为弄明真相,前往朔北探听消息。此时宋室南迁,崔氏和贞娘一起逃难,路遇草贼,婆媳相失。一日九思与母亲在一驿馆巧遇,遂相携避难。邵贞娘为周老妪所救,寄居周家。紫香囊被赵运使之子所得,赵子欲以香囊为聘礼,胁迫贞娘为婚,贞娘坚决不从,并将此事诉于新任观察使,不料观察使就是从契丹逃回、以功授职的张九成。于是夫妻喜得重逢,九成又派人寻得母弟,全家团圆。

(丑扮经历上,唱)

【光光乍】 幕府是公厅,案牍甚劳形。见上司忙把衣衫整,跪伏在阶庭供给应。

(云) 下官乃是本府一个经历,观察使大人出去行香未到,不免打扫公厅,伺候则个。(净末喝道上,旦上跪介) 大人告状! (净)闪开,闪开! (旦起身介,唱)

【水底鱼儿】 富室侵凌,到官司特诉鸣。高台明镜,暂将节驾停。(末云) 妇人过去,大人来了! (生上,唱)揽辔徐行,管教民庶宁。施仁发政,坐看狱讼平。

(旦跪介,云) 大人告状! (生) 告什么状? (旦) 告强横非法事。(生) 既是非法事,着他到衙门里来告。(末) 大人着你到衙门里来告。(生作进衙门坐介。旦随入跪介,唱)

【前腔】 俯伏阶庭,怎当心战兢。(云) 大人可怜见! (唱) 孤豚落穽,望哀怜一济生。(末唱) 天使威声,四方神鬼惊。休来触令,教咱吃罪刑。

(生云) 不要惊她,等她仔细说来! (末) 妇人,大人着你说来! (生) 你告什么状? (旦唱)

【好姐姐】土豪 (生云) 名姓什么? (旦唱) 官余赵丙,平白地将奴婚聘。(生云) 把什么为聘? (旦唱) 把香囊撇下,指空逼事成。(生云) 你不从便罢。(旦唱) 强凌併,妇人怎和男儿竞?贫者难同富者争! (生唱)

【前腔】 看她情实可矜,这聘物将来作证。我推奸辩诈,料应难隐情。抑强横,从实诉供名和姓,枉直昭然辩明。

(生云) 妇人,你家里就没有父母兄弟,如何自来告状? (旦唱)

【前腔】念奴孤身寡影,况逃难他乡别井。孀居困穷,此身甘布荆。(生云) 你丈夫死后,能守志如初么? (旦唱) 潜追省,守志愿同共姜行,岂负亡夫张九成!

(净喝介,末云) 怎么说着老爷的名字起来! (生) 不要闹吵。且问你丈夫是什么人家? 何年身故? (旦) 丈夫是张状元,被秦丞相差往征战,死在边疆,已十余年了! (生) 娘子请起,下官· 负义了! (净诨介,生旦拜介。生唱)

【糖多令】 王事苦羁縻,终身别凤帏。(旦) 边程万里信音稀,怎想重谐连理! (合) 深感慨,好伤悲!

(生云) 夫人手里什么东西? (旦) 是紫香囊。(生) 这物是我失在战场,如何得到此间? 正是延平之剑再合,洛浦之珠复还。好怪好怪,必是瑞祥之兆! 夫人,但不知母亲在哪里? (旦) 为迁都兵乱,在外逃难,已分散十年了! (生悲介,旦唱)

【大圣乐】欲语泪已先垂,想当初遇难时,妇与姑飘散如风絮,此生安否怎生知? (生云)夫人,你即今在哪里安身? (旦) 若非是周家老姥相周济,怎能够今日和伊谐凤侣? (合) 凭谁语,为生离死别,无限憔悴!

(生唱)

【前腔】 恨一身远阻天涯,换星霜十载余。为萱堂镇日频流泪,为室家终日皱双眉。只指望还乡尽把愁肠洗,谁想到翻使离愁添几许!(合前)

(生云) 夫人,母亲兄弟,几年上和你分散,你且备细说与我知道。(旦) 当时自中春闱试,汝弟归来养亲志。家庆方才岁一周,忽有西征凶问至。萱亲闻此痛心肠,命子求尸赴战场。适值迁都贼兵起,乡闾烽火警苍黄。勉力扶亲出奔窜,岂料中途遭寇难。空山日暮思昏迷,妇北姑南遂分散。从此漂零十二年,存亡消息竟茫然。旧恨新愁说不尽,两行涕泪空涟涟。(生) 夫人,且不要哀苦,料母亲必有下落处,我已差人各处访问了。(旦)离乱之中,只恐疾病,死生奈何。(生悲介) 夫人,且到后堂换了衣服出来。(旦)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下,贴同外上,贴唱)

【夜行船】 画锦煌煌归故里,灵鹊报喜动慈帏。(外) 游子依依,亲难兄将弟,(合) 光采顿生眉宇!

(末云) 告大人,老夫人已到了! (生迎接介,唱)

【步步娇】 叹当初只为功名事,俾母子成遐弃。怎想漂零在路隅!(贴) 幸今日又得团圆喜。(外) 弟和兄只道永参商,从今友爱歌《棠棣》。

(旦上? 唱)

【玩仙灯】琴瑟久乖张,整宫商重调角徵。

(见介,云) 婆婆也在此了! (唱)

【步步娇】叹乡闾播荡遭时否,只意做沟渠鬼。路途风波两处飞,妇姑彼此无依倚! (合) 天教今日此相逢,喜一家骨肉重完聚。

(生旦拜贴介,生云)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山河风景原依旧,城郭人民真可哀。(旦) 藁砧零落悲中路,姑氏漂零叹衰暮。破镜鸾孤喜再圆,北堂萱老椿如故。(外、生、旦拜介。外) 萧条关塞未休兵,有路无家问死生。子由深恋伯兄义,韩子难忘秋嫂情。(贴) 风波满眼遭颠沛,骨肉东西今十载。日落山阳笛又哀,云横秦岭家何在? (净丑末) 正是孝诚忠义格天心,夫妻子母重相会。(贴) 媳妇,你如何得到此? (旦) 奴家因被赵丙将紫香囊强聘为婚,特来察院陈告,以此邂逅相会。(贴) 孩儿,你在边地几年,磨了多少风霜苦楚! (生) 母亲,一言难尽! (唱)

【玉交枝】 音尘迢递,飘泊孤身淹外夷。为功名未遂男儿志,北堂久冷斑衣。伤心载歌陟屺诗,瞻云已洒思亲泪。(合) 看香囊离合有期,对青灯浑如梦寐。

(旦唱)

【前腔】 兵戈时世,妇和姑伊东我西。婆婆驱驰远道谁扶侍? 朝夕里痛苦酸嘶! (贴云) 媳妇,你在何处栖身这几年? (旦) 皇皇此身无所依,幸周家老姥相留住。(合前)

(外唱)

【前腔】 一从登第,与吾兄分别帝畿。惊闻讣报来边地,奉亲命远去求尸。归来故园皆已非,幸邮亭母子得相会。(合前)

(贴唱)

【前腔】 孩儿你两个当时别去,值迁都乡关乱离。荒忙两口出逃避,怎想中路艰危。那时被贼分散了。孤身自怜何处归? 你兄弟偶尔回来。天教会合邮亭里! (合前)

(合唱)

【川拨棹】这会合真奇异,况一门全孝义。上表章奏达丹墀,上表章奏达丹墀。愿吾皇褒封玺书。(合) 显门墙耀闾里,显门墙耀闾里!

(合唱)

【前腔】 画锦联荣世所奇,况孝义与忠贞人怎知?看山川草木增辉,看山川草木增辉。会天恩加封母妻。(合前)

【余文】从他施尽牢笼计,誓此生节义无亏,须信道人欺天不欺!

(贴外唱) 十年骨肉恨飘零,

(生旦唱) 今日相逢诉别情。

(净丑唱) 管取一封天子诏,

(末合唱) 表扬四海孝贤名。



幕府: 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谐连理: 指夫妻相爱。连理,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结在一起。延平: 津名,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为闽江上游。传说为晋雷焕宝剑堕水化龙处。洛浦珠还: 洛为“合”之误。据《后汉书·孟尝传》载: 合浦郡沿海产明珠,因前任太守贪秽无极,珠遂迁移邻郡。孟尝到任,草敝兴利,明珠复回。此用以比喻物失而复得。萱堂: 萱即萱草,谓北堂树萱,用以指母亲的居室。这里指母亲。春闱: 唐宋礼部试士,在春季举行,称闱试。遐弃: 远弃。《诗·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参(shen) 商: 参、商二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因以比喻分离不得相见。棠棣: 即 《诗·小雅·棠棣》。这是一首写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时否(pi): 时乱。“山河风景”二句: 见文天祥《金陵驿》诗:“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这里指庶民百姓命运悲惨,令人哀怜。藁砧: 藁也作“藁”,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椹上,以铁斩之。椹,砧板。“铁”与“夫”同音,故隐语藁砧为夫。后相承以藁砧为丈夫的代称。“云横秦岭”句: 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陟屺:即 《诗·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这首诗写行役在外者登高思念父母兄长。



《香囊记》全剧立意沿袭 《五伦全备记》封建伦理的陈腐说教,以“紫香囊”失而复得为线索,把忠臣、孝子、慈母、节妇囊括于一剧之中。邵灿自称 《香囊记》为《五伦新传》,并将它的主题概括为四句话:“贤德慈母能教子,贞节妇孝不遗亲,王侍御舍生死友,张状元仗节忘身”。邵灿有意仿效 《五伦全备记》的创作主旨,把剧本作为宣传纲常名教的教科书,因而,尽管它在关目中有抄袭《琵琶》和《拜月》之处,但断无此二剧的感人力量。从它的曲文来看,多用现成诗文、惟求典丽,开明曲文词 (又称骈俪) 派之端。

吕天成将《香囊记》列入妙品 (仅次于神品),在《曲品》中赞之为“词工白整,尽填学问”,说它“是前辈最佳传奇”。而徐谓对它却持否定态度,在《南词叙录》中指出,该剧作者“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二书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又讥讽后来仿效之徒说:“至于效颦《香囊》而作者,一味孜孜汲汲,无一句非前场语,无一处无故事,无复毛发宋、元之旧。三吴俗子,以为文雅,翕然以教其奴婢,遂至盛行,南戏之后,莫甚于今!”徐复祚的 《曲论》也说: 《香囊》以诗语作曲,处处如烟花风柳,如‘花边柳边’、‘黄昏古驿’、‘残星破瞑’、‘红入仙桃’等大套,丽语藻句,刺眼夺魄,然愈藻愈远本色。”

《相会》一出,写赵运使之子胁迫贞娘为婚,贞娘不从,将此事诉于新任观察使,不料新任观察使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张九成,夫妻喜得重逢,九成又派人寻得母亲、弟弟,全家团圆。在艺术创作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贯串全剧的线索——紫香囊的失而复得,既囊括众多内容,勾连各个事件为整体,又推动戏剧情节曲折发展。香囊之有失,出现赵运使之子逼贞娘为婚,造成情节的突转; 香囊之复得,引出贞娘在观察使衙门告状以及张九成合家团圆的情节,推动剧情完满结束。这种结构方式,使全剧内容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显得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并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系于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中。

二、用意外的巧遇来加强情节的奇异色彩。此出以前,张九成失落在战场上的紫香囊被一乞丐拾得,恰巧拿到张家易食; 九思与母亲离别多年,竟在驿馆邂逅,这些都不能说不巧。而此出中贞娘告状于新任观察使,而观察使竟是自己盼望多年的丈夫张九成,这就更为巧合了。这不仅是贞娘原先万万想不到的,即便是观众,也定会为之惊愕不已的。在戏剧创作中运用这种方法,除了由情节发展中的偶然性引出奇异性,突出故事情节之“奇”,激起观众的惊奇感,使观众得到审美满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然而巧合的滥用,在不能够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显示其合情合理性时,便会陷入创作上的形式主义。本剧之所以感人不深,与这种一味追求巧合,“填鸭式”地灌充封建说教不无关系。

三、“大团圆”的结局。“大团圆”结局的根源,在于中国人民独特的戏剧观所指导下的创作方法。它是建立在我国人民富于理想,勇于追求,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以及乐观主义的民族品格之上的。同时,也反映着古代人民的历史局限性和思想的幼稚。《相会》就是写九成一家尽历磨难后喜得团圆的一出戏,是全剧的高潮。这种“团圆”,从我国人民传统的审美心理来看,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作者一定要使观众与剧中人物一起擦干眼泪,转悲为喜,然后离开剧场。从本剧创作主旨来看,作者也不可能给他所颂扬的忠臣、孝子、慈母,节妇以悲剧的结局,更不可能以这种悲剧的结局来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他的目的是要打动观众的心,使观众从中受到教育,来仿效剧中人。成为死忠之臣,死孝之子,善教子的慈母和守贞操的节妇,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们不能因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流于俗套而对它持全然否定的态度,因为它实际上是中国戏曲美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自己民族的表演体系的特点。不可否认,在戏曲创作中,有些人把“大团圆”作为一个固定格式,随意安排在戏剧故事的尾部,形成“公子落难,小姐赠金”,最后“金榜题名,奉旨完婚”的套式,不管对什么人都套上去,让人感到虚假、浅薄、庸俗不堪。这类戏尽管还不少,但不能因这类剧目存在,而对“大团圆”这种戏曲结构形式也持鄙薄和否定态度。

四、结构情节波澜起伏,悬念迭起。九成一家家破人散,本人流落契丹十余年而存亡不可知; 母亲命弟弟九思去寻他,连九思也不知下落; 母亲与贞娘逃难中又中途失散,等等。看来一家人重聚团圆似乎是不可能的了。然而就在这“山穷水尽”之时,却因贞娘告状而使九成夫妻重逢,最后一家人竟得团聚。当观众从剧情中看到观察使就是张九成时,也会和贞娘一样,顿时眼前一亮,心情从一种沉重的压抑状态中解放出来,领略到希望的存在,感受到“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欣慰之情,与张九成一家人一起分享离散之后重得团圆的无限喜悦。这种一波三折,曲屈起伏的结构方法,使剧情回环往复,生情成趣,避免了呆板单调、凝滞僵化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