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著·传奇编·周祥钰·邹金生·忠义璇图(长老修书遣醉客)

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传奇编·周祥钰·邹金生·忠义璇图(长老修书遣醉客)

清代宫廷大戏之一。连台本戏,全剧十本二百四十出。演宋代梁山泊起义始末故事。历史上描述水浒故事的作品除 《大宋宣和遗事》和小说 《水浒传》外,戏曲剧目亦有多种,如杂剧 《黑旋风双献头》、《李逵负荆》、《仗义疏财》、《豹子和尚》; 传奇 《宝剑记》、《义侠记》、《水浒记》、《虎囊弹》等皆是。《忠义璇图》大体以百二十回《水浒传》为经,以众多现成的水浒戏为纬,并加以增补润饰,从而成一部巨型整本水浒大戏。该剧开头及结尾部分,增出有关西天、天宫和地狱的许多情节,梁山诸将则以张叔夜招安、义军束身归宋攻打方腊、直至覆没为归宿,其中宣扬了腐朽的天命思想,并贬斥梁山英雄为假忠假义。但该剧的大多情节,还能大体保持了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故事的原貌,不仅状写出豪杰被逼上梁山的道路,而且也渲染了英雄造反的声势。该剧的一些选场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出,并成为各地方剧种改编水浒戏的重要底本之



(鲁智深上唱)

【点绛唇】树木杈丫,峰峦如画,堪潇洒。闷杀咱家,祸事倒似那天来大。

(白) 削发披缁改旧装,杀人心性未全降。平生不晓经和忏,吃饭穿衣是所长。洒家鲁智深,蒙智贞长老剃度为僧,看看将近这么一载。咳! 这是那里说起! 咱想那里常间,喝那大碗的酒,吃这大块的肉,何尝离嘴。今叫咱做了一个和尚,又受什么五戒,咳,把个身子弄得赢瘦,口内淡得紧,如何挨的这个日子! 依我仔细看将起来,就在此处作这么一个活佛,(笑介) 也没有什么妙处在那里。为此,今日离了这可厌的山寺,往那山底下去闲走走,把俺的身子散诞一回,有何不可。妙啊! 你看这五台山好其实价景致也! (唱)

【混江龙】 只见那朱垣碧瓦,梵王宫殿绝喧哗,郁苍苍虬松龟画,听听那吱喳喳枯树栖鸦。你看伏的伏、起的起半新晴群峰相亚,那高的高、洼的洼丛暗绿万木交叉。遥望着石楼山、雁门山横冲霄汉,那青城宫、避暑宫隐约云霞,这的是莲花涌地法王家。说、说甚么袈裟披处的千年话,好教俺悲今吊古止不住俺忿恨嗟呀!

(卖酒者内白) 卖酒,卖酒! (鲁智深白) 噫! 你看那山底下有个卖酒的挑上山来。咱站在此看他挑往那里去卖。(卖酒者上白) 啊!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了啊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啊,好似虞姬别霸王。是那个? 原来是位师父。(鲁智深白)你是卖酒的? (卖酒者白) 卖酒的啊。(鲁智深白) 放下。(卖酒者白) 我吃力得很,正要歇歇。(鲁智深白) 卖酒的! (卖酒者应介。鲁智深白)你这个酒…… (卖酒者白) 那了。(鲁智深白) 看来就是好…… (卖酒者白) 好酒么。(鲁智深白) 你这酒挑在那里去卖? (卖酒者白) 挑往山上去卖。(鲁智深白) 敢是卖与咱和尚们吃? (卖酒者白) 动也动勿得! (鲁智深白) 卖谁吃? (卖酒者白)卖与这些做工人吃的。(鲁智深白) 不是这等讲。(卖酒者白) 怎么说? (鲁智深白) 你可只要钱,就卖些和尚们吃何妨? (卖酒者白) 师父你不晓得。我们住的是老和尚的房子,领老和尚的本钱,若与你师父们吃了,老和尚晓得了,就要追本钱、赶出屋,还要顶香罚跪哩! (鲁智深白) 咱们老和尚这样狠? (卖酒者白) 利害多着哩! (鲁智深笑介,白) 卖酒的! (卖酒者应介。鲁智深唱)

【油葫芦】 俺笑看那戒酒除荤闲磕牙,他做尽了真话靶。(卖酒者白) 你们和尚只好吃点草根树皮,倒要吃起酒来个好! (鲁智深唱)他只道草根木叶味偏佳,全不想济颠僧他酒肉可也全不怕,弥勒佛米汁贪非诈。(卖酒者白)济颠僧,弥勒佛是个活佛啊,你那里学得来? (鲁智深白) 咱可要学他! (卖酒者白) 学不来。(鲁智深白) 你卖桶咱吃。(卖酒者白) 师父! 我这个酒是要卖铜钱银子的。(鲁智深白) 卖酒的! (卖酒者应介。鲁智深唱) 咱囊头有衬钱,(卖酒者白) 你有钱怎么样? (鲁智深唱) 我现买你的不虚花。(卖酒者白)老和尚晓得了呢? (鲁智深唱) 那里管西堂首座来迎头骂。(卖酒者白) 你为什么要吃他哟? (鲁智深唱) 可不道解渴哎胜如茶?

(卖酒者白) 你说了半日口渴了? (鲁智深白) 口干。(卖酒者白) 要吃茶的意思。来来,山底下山涧水吃两口是了,倒要吃起酒来个好? (走介) 怎么不容我走? 我打后山去走。卖酒啊! 啥意思,那道理! (鲁智深白) 你是卖酒的? (卖酒者白) 卖酒的。(鲁智深白) 放下! (卖酒者白) 我偏不放下! (鲁智深白)你放下! (卖酒者白) 咳呀! 打啥? (鲁智深白) 咱有钱你不卖? (卖酒者白) 我不卖与和尚吃便怎么? (鲁智深白) 偏要买! (卖酒者白) 偏不卖! (鲁智深白) 咱可偏要买! (卖酒者白) 我偏不卖! (鲁智深白) 狗抓的! (卖酒者白) 不要骂。(鲁智深白) 你敢说三声不卖? (卖酒者白) 啥个三声? 我的酒,不要说三声,就是三万三千但凭我说。(鲁智深白) 说! (卖酒者白) 拿耳朵来! 不卖,不卖,我真正不卖! (鲁智深白) 呔!(卖酒者白) 阿呀! 不好了,这一桶是完了! (鲁智深白) 你卖不卖? (卖酒者白) 我倒底是不卖! (鲁智深白) 咱可偏要买。(笑介) 好酒! (卖酒者白) 好酒? 钱来。(鲁智深白) 爽快!(卖酒者白) 爽快? 钱来。(鲁智深白) 你不卖又要酒钱。(卖酒者白) 你不吃酒不要钱,吃了酒自然要钱的。(鲁智深白) 要钱明日到寺里来领。(卖酒者白) 寺里和尚多得极,叫我与那个要? 现赐点罢 。(鲁智深白) 你真个要钱? (卖酒者白) 谁说假的? (鲁智深白) 卖酒的! (卖酒者白) 啥了? (鲁智深白) 扰了。(卖酒者白) 小本生意,扰不起。(鲁智深白) 咱没带钱。(卖酒者白) 你没带钱吃我的酒! (鲁智深白) 布施咱喝了罢。(卖酒者白) 人家布施银子钱、米油盐、布疋,那说布施酒与和尚吃? (鲁智深白) 你不晓得,酒肉斋僧功德最大。(卖酒者白) 酒肉斋僧功德最大? (鲁智深白) 最大。(卖酒者白) 如此我家里还有一担在那里。(鲁智深白) 再一桶儿够了。(卖酒者白) 张开嘴,还有一泡尿与你吃。(鲁智深白) 呔! 狗抓的骂咱! (卖酒者白) 对五吃了酒还要豁拳,舍与你吃罢! (卖酒者下。鲁智深白) 打! 打! 打! 妙啊! 咱正枯渴之际,这两桶酒来得可也凑巧! 来此已是半山亭子上。洒家自到丛林,不曾耍拳,今日渴了这两桶酒来得可也有兴,咱不免使几路,把俺的身子松动松动,有何不可? 有理 ! (耍拳介) 呀! 才动手把那脚尖儿在那亭柱上略挨这么一下,你看那鸟亭塌下了半边。(唱)

【天下乐】 只见那砖瓦飞飘也那似散花,差也不差直恁哗。恰便似黄鹤楼打破随风化。守清规浑以假,一捺地醉由咱。(白) 闲步间天色已晚。罢! (唱) 须索去到禅床磕睡杀。(下)

(二僧人上白)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师父! 为什么外头豁啷这样响? 我们去看一看。(一僧人白) 不好了! 半山亭都坍了! (鲁智深上。一僧人白) 那晃里晃荡想是鲁智深又吃醉了。(一僧人白) 是他。我们来把山门闭上了,不要理他!(鲁智深白) 呀! (唱)

【哪吒令】听钟鸣鼓挝,唔恨禅林尚遐。把青山乱蹅,似飞腾倦鸦。醉醺醺眼花,任旁人笑咱。才过了碧峰尖,早来到山门下。(白) 天色尚早,怎么就把个山门闭上了? 我原说这些和尚都是没用的。(唱) 他只好受闭户波查。

(白) 开门! (二僧人白) 不开的。(鲁智深白) 开门来! (二僧人白) 不开的! (鲁智深白) 你不开咱就取把火来烧你这鸟寺哩! (二僧人白) 要放火了,开了罢。(鲁智深白) 你开,不开咱就来捣! (跌介。二僧人白) 阿弥陀佛! 跌杀了倒也罢。(鲁智深白) 跌坏了。你们见咱倒在地下不上前扶咱一扶,嘴里反在那里咕唎咕嘟的骂咱。我把你狗抓的! (二僧人白) 阿唷唷! 师兄,我们在这里念佛。(鲁智深白) 念佛? (二僧人白) 念佛。(鲁智深白) 来! 咱问你两旁两个鸟大汉他叫什么? (二僧人白) 这两个么? 叫哼哈二将。(鲁智深白) 什么哼哈二将? (一僧人白) 这个哼将军呢,专恼和尚吃酒。若是和尚吃了酒,哼哼。你又吃了酒了。(一僧人白) 这哈将军是个好人,说哈哈哈且由他。(鲁智深白) 我把两个狗抓的! 由着咱在那厢叫门,不替咱开开山门,你反管谁。咱喝酒与你鸟什么! 我把你狗抓的打! (二僧人白) 打那个? (鲁智深白) 这两个狗抓的都该打!(二僧人白) 拿什么打? (鲁智深白) 把山门上的门闩抬过来。(二僧人抬介,下。鲁智深白) 呔! 好狗抓的! (唱)

【鹊踏枝】觑着伊挂天衣剪绛霞,毗罗帽压金花。装什么护法空门与那古佛排衙! 怪他有那些装聋做哑,又怪他眼睁睁笑哈哈,怒眼来瞧咱。

(众僧人上,打介,下。智贞长老上白) 智深不得无礼! (鲁智深白) 老和尚来了。(智贞长老白) 我这里五台山千百年香火道院,今被你一人搅得卷堂而散,成何规矩! (鲁智深白) 老和尚! 那些狗秃驴都来打咱。(智贞长老白) 这里你住不得了。我有一师弟唤做智清禅师,现在东京大相国寺中做住持。待我修书一封与你,前去讨个职事僧与你做罢。(鲁智深白) 老和尚真个不用子弟? (智贞长老白) 真个不用了。(鲁智深白) 罢啊! 弟子就此拜别! (唱)

【寄生草】 我漫试英雄泪,相辞乞士家。谢你个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个分离乍。赤萧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簑雨笠卷单行。敢辞却芒鞋破钵随缘化。

(智贞长老白) 书一封你且收下,还有白银十两权为路费,还有偈言四句你须牢牢记着。(鲁智深白) 弟子愿听。(智贞长老白)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白)弟子就此去也。(智贞长老下。鲁智深白) 前者在铁匠铺内打有禅仗戒刀,不免前去取了,即日起身去也。(唱)

【煞尾】 俺待要回避了老僧伽,收拾起无生话。(白) 那老和尚真是个好人,又赠俺银子。(唱) 我早向那杏花村里觅些个酒水沾牙,又被那腌臜秃子都惊讶。(白) 下得山来,噫! (唱) 你看酒帘儿斜阳照篱笆,十里香闻酒味佳。罢向茅宅且歇下。(白) 俺如今下了山,就不是五台山的和尚,还有谁来管咱! (唱) 早难道杖头的沽酒他也不容咱。(下)



杈丫: 树木参差、枝叉交错貌。缁: 黑色,这里指僧尼之服。经和忏: 经,这里指佛以; 忏,这里指僧道为人拜祷忏悔。剃度: 信徒剃掉头发、接受戒条的一种佛教仪式。五戒: 佛教徒的五项戒条,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梵王: 大梵天王的简称。佛教设想的三界中第二色界的第三天。这里指佛寺。亚: 压低貌。法王: 即释伽摩尼。袈裟: 僧尼的法衣。虞姬别霸王: 近又称霸王别姬。传说楚汉相争,项羽 (霸王) 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军心涣散,乃与虞姬饮酒作别,虞姬自刎,而成死别。项羽至乌江亦自刎。济颠僧: 宋末僧人,名道济。即传说中的济公。弥勒佛: 佛教中的大乘菩萨之一。衬钱: 俗人布施与僧尼的钱。西堂首座: 这里借指长老。首座,寺院最高职位,在寺主、维那之上。即上座。以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曰首。扰: 受人饮食招待。布施: 给他人以财物。

一捺地: 一味地。禅床: 佛家的床。禅,佛教的事物。禅林: 丛林。蹅: 踩。哼哈二将: 佛经所称的金刚力士,护卫佛法的天神,寺院中立于寺门两侧的护门神。禅师: 对僧侣的尊称。住持: 僧寺之主。乞士: 僧人的别称。莲台: 佛座。上文的莲花,义同。缘化: 即化缘,这里指接受或主动求得布施。偈言: 佛经中的颂词,四句合为一偈。“逢夏而擒”四句: 这是智贞长老对鲁智深未来道路和遭际的暗示,含有宿命思想。夏,指夏侯成; 后来鲁智深在万松林里生擒之。腊,指方腊; 鲁智深活捉之。潮、信、即潮信,因潮水日夜两番从不违时失信故谓之。圆与寂,即圆寂,僧人之死称圆寂。鲁智深死于首次听得钱塘江潮信响时。



《长老修书遣醉客》的内容与 《水浒传》第四回及传奇《虎囊弹》的有关情节略同。结构上可分为下山、出游、夺酒豪饮,误踢亭子、醉打山门和遣荐醉客五个部分,重戏在夺酒豪饮和醉打山门。

鲁智深是一位胆气粗豪、心胸阔大的男儿。他见义勇为,扶弱除强,因救民女金翠莲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而逃离渭州入五台削发为僧。但他的出家,并非完全出於自愿,也不是自我选择的归宿,而是为免受官府的缉捕所被迫采取的权宜之计。“不杀生”、“不饮酒”等佛门戒条,并未能束缚住他的凡心,恰恰相反,他一直向往着凡间红尘生活,胸中便不免积满难以消释的郁怨。他正是带着这般情绪下山的。尽管山林满目堪潇洒,可他仰天长啸:“闷杀咱家!”途中的宝山殊景、莲殿法地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兴致,相反却见景生情,更进一步勾起了他“悲今吊古”的感伤之情,为此而“忿恨嗟呀”。正是在这种情绪下,才引发出下面的夺酒豪饮以至误踢半山亭、醉打山门等“失制”的行为来,这段“静场戏”为后面的“火爆戏”起到了蓄势作用。格调是悲愤的。

然而,中国戏曲却有着自己的特色。明明是悲哀、悲愤或悲壮的格调,演出时往往以喜剧手法为之。这出戏恰恰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凭心说,鲁智深开始遇见卖酒者并无意耍横。他明明知道对方是卖酒者却仍然问上一句:“你是卖酒的?”当对方做了肯定的回答后,他也不马上提起买酒的事。他之所以先叫卖酒者将酒桶放下,无非是想稳住对方,从而利用机会以攻心之法捞到酒喝。而卖酒者果然中了他的小计,将酒桶放下并与之“对白”起来。卖酒者明知和尚饮不得酒,却偏偏夸说自己的酒好。但智深先不着急,而是耐着性子试探性的问道:“敢是卖与咱和尚们吃?”遮掩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性格中的粗中有细正“细”在此处。可卖酒者倒回答得干脆:“动也动勿得!”这实在令智深大为遗憾。智深本来是想套酒吃,可表面上却似乎是代卖酒者着想,这就更增强了言语的诱惑力。谁知卖酒者有足够的警惕性,他到底不买帐。因为越从自身利益考虑,酒越卖不得和尚们,他的住房、他的本钱是由长老提供的,不然会砸掉自己的饭碗。这就逼使智深不得不把话题拉回,干脆以攻为守,围绕和尚到底吃得吃不得酒的问题发表了一通言论,以济颠僧和弥勒佛嗜饮,来为自己饮酒正名。卖酒者倒也有聪明劲儿,于是一语道破:“济颠僧、弥勒佛是个活佛啊,你那里学得来!”只是在这时,莽和尚才化软为硬,“莽”劲儿上来,不仅强行夺酒,而且耍赖不给酒钱,甚至竟然挥起了老拳打跑卖酒者,一下子就喝光两大桶酒。智深粗犷的性格便由此显现出来。

智深声称,饮酒是为了止渴,但口渴却不饮山中涧水,这其中还有潜在缘由。对此我们仍可在下山出游一段时找到答案。他下山前便叹道:“咱想那里常间喝那大碗的酒,吃这大块的肉,何尝离嘴?今叫咱做了一个和尚, 又受什么五戒, 咳, 把个身子弄得羸瘦, 口内淡得紧,如何换的这个日子!”“为此今日离了这可厌的山寺,往那山底下去闲走走,把俺的身子散诞一回,有何不可?”这表明,他破戒吃酒乃是不甘心过僧斋生活,除想刺激刺激胃口外,更有“夺”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意思在。然而在极度郁闷之时,不免借酒浇愁愁更愁,于是便有另一番发泄。

误踢半山亭子就是继耍横夺酒之后的又一次发泄。照理说,无意中损坏民间的东西,总该有些自责吧。但如果存有这种心理的话,那就不再是“醉”和尚了,此时的智深所需要的是“散诞”一下肉体和精神,其他一切便不在话下。

如果说踢坍半山亭子是智深的无意而为,那么醉打山门则是他有意的“破坏”。他回寺时,明明是二僧人不给他开山门,可他却责骂哼哈二将; 明明是二僧人怪他吃酒,而他仍把气发泻在哼哈二将身上。甚至竟然用门闩将哼哈二将打了个粉碎,似乎不作如此发泻便不足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他唱道:“觑着伊挂天衣剪绛霞,毗罗帽压金花,装什么护法空门与那古佛排衙!”他明骂哼哈二将,但仔细捉摸一下,就不难发现这话中所透露出的潜台词。智深恨透了那般仗势欺人的贪官、恶霸。他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因反对恶势力而反遭迫害的结果。在这里他把哼哈二将视为官府、恶霸的替身,捣碎哼哈二将乃是对恶势力的憎恨。积怨已存于心中许多,平日清醒之时,一直无法发泻,此时人已大醉,行动难免“失控”,潜在的势能便一下子释放而出。他的英雄本色正是在这酩酊大醉中显现出来。

元代杂剧作家乔梦符曾说,好曲当有一个响亮有力的“豹尾”。修书遣客就属于这样一个结尾。智深既然闯下如此大祸,智贞为不断本寺千百年的香火,只得把他遣出五台。智深虽对长老有依恋之情,落下了英雄泪,但他仍然唱出“萧条来去无牵挂”的悲壮曲子而毅然上路,并非因这段遭际而改变饮酒的嗜好。也许就在酩酊大醉中,他才能呼吸到人间烟火的气息。这人间烟火比起那禅寺中的香火更能沁人心肺。下山后他的精神要轻松得多,他暗道:“俺如今下了山就不是五台山的和尚,还有谁来管咱!”这话恰恰表现出这位“萧条来去无牵挂”的莽和尚是多么向往自由生活,多么想做一个无拘无束的男子汉!

这出戏成功地塑造出一位处于困境的英雄形象,细微地刻画出鲁智深“粗”与“细”的两重性格。在艺术上巧用喜剧手法表现悲愤、悲壮格调,并准确地捕捉到人物特定的“醉”态来揭示人物常态的潜在心理,以人物较稳固的情绪烘托较易变的激情。从而使人物有灵有肉、瓷实丰满,为舞台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形象。

这出戏后来成为昆曲的保留剧目,已更名为 《醉打山门》或 《山门》。此外川剧、徽剧、湘剧、滇剧及秦腔都有上演。昆曲中的鲁智深由净扮演,表演上注重唱念与工架,载歌载舞,久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