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乐·嫁殇》原文与翻译、赏析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清代剧曲·清代传奇·尤侗《钧天乐·嫁殇》原文与翻译、赏析

【南吕过曲·懒画眉】 (贴扶病旦伏桌上) (贴唱)为甚的恹恹鬼病困婵娟?半卷珠帘袅药烟。可怜他空房小胆怯春眠。(旦醒介) (旦) 不道梦魂夜逐飞花片,一枕春愁似小年。

【前腔】 梨花小命不多年,怎当得风雨摧残寒食天?泪珠落枕冷红绵。(内作莺声) 你道春风鼓吹流莺啭,我听是夜月催归哭杜鹃。(睡介)(老旦上)

【前腔】 掌珠径寸许多怜,常看新妆慰老年。无端春困损花钿。你看纱窗如梦春风懒,几日菱花照独眠。

我儿,病体若何?(旦不言介) (贴) 小姐的病一来为看春榜,二来为见家书,两日一发沉重了。(老旦) 我儿休得认错,你哥哥虽则写书回来,我是不听他的。闻得沈郎已归,我先拣定今月十五日,接到我家就婚,与你冲喜。我儿你保全身子为重,切莫僝愁。

【前腔】 玉箫旧结好姻缘,着意红丝带月牵。我儿,你湘奁简点画眉笺,少不得人逢喜事精神健。侍儿,你好生伏侍小姐。我待去收拾房栊铺绮筵。(下)

(贴) 小姐早则喜也。(旦) 今日何日?(贴) 初十日了。(旦)

【香罗带】 红颜误少年,飘零可怜,江梅海棠空结缘。锦衾角枕在谁边也,怕赶不上宝马丝鞭。桃花怎唤人面还?今日里肠断深闺也,不信惟看膝上弦。

(取镜照介) 呀,原来十分憔悴了。(悲介)

【浣溪纱】 这步步莲,飞飞燕,都付与衰草寒烟。他年谁立红绡传?此日空留紫玉篇。待我画一幅真容起来。(举笔又住介) (贴)小姐为何又不画了?(旦)咳,红粉已灭,丹青何益?便做道崔徽卷,问谁向画图中唤真真,活现出白日黄泉。

《钧天乐》 是尤侗剧作中惟一的一部传奇。此剧写成后当时曾引起一场风波,有人认为顺治十四年 (1657) 江南科场案的被揭露,就是由于此剧中写了科场舞弊的情节,以至于使清朝统治者对江南科场的主考官、副主考官及有关责任者给予了严厉的处分,被处以绞刑者就有十七人。戴璐 《石鼓斋杂录》 记载: “顺治丁酉科场大狱,相传因尤侗著 《钧天乐》 而起。时尤侗、汤传楹高才不第,隐姓名为沈白、杨云,描写主考何图,尽态极妍,三鼎甲贾斯文、程不识、魏无知,亦穷形极相。” 张维屏 《松轩随笔》、许嗣茅 《绪南笔谈》 也有类似的说法,近代学者孟森考察清初科场案,也认为: “丁酉南闱之狱,发难于尤侗之 《钧天乐》。”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撰文辨正 (见 《古典文学知识》 1986年第8期 《考试舞弊案与〈钧天乐〉传奇》 一文),认为 《钧天乐》 传奇并不是江南科场案发案的导火线,它只是尤侗抒发胸中不得志的郁闷之作。尽管如此,尤侗在剧中毕竟表现了对于科场弊端的愤慨,这成了当时人们牵强附会的重要依据。

《钧天乐》 剧中人物、情节全为虚构。写吴兴书生沈白与杨云是好朋友,二人才高学富,一同到长安应试却双双落榜; 而吏部尚书之子贾斯文、程朝奉之子程不识、魏乡宦之子魏无知皆不学无术且品格低劣,却分别被选中状元、榜眼和探花。魏无知有妹名寒簧,贤淑美貌且有文才,其父魏叶生前官为县令时已将她许嫁沈白,后来沈家贫穷未能迎娶。寒簧对沈白已坚心相许,她在科考放榜那天听说沈白落榜,为未婚夫的怀才不遇而悲叹,竟然一病不起,数日后憔悴而死。《嫁殇》 一出,就是写寒簧病重弥留之际与家人诀别的一场戏。

吴梅 《顾曲麈谈》 论及 《钧天乐》,说剧中的寒簧影射明末著名才女叶小鸾,在 《叹榜》、《嫁殇》、《悼亡》 诸折中表现尤为明显,并且称赞说: “其词戛戛独造,直步元人,而牢落不偶之态,时见于楮墨之外。” 关于寒簧、叶小鸾之论,只是附会之词,而吴梅对此剧曲词的赞赏则是有艺术眼力的。他特别引录此出开头的“为甚的恹恹鬼病困婵娟” 数句,叹为 “卓尔不群之作”。这支 【懒画眉】 曲,前_三句是侍女所唱,叙述她所看到的寒簧患病昏迷、身体虚弱的模样,娇态与病态皆生动如绘。闺房中珠帘半卷,药烟飘渺,渲染出一种凄绝冷艳的病房气氛。寒簧病倒昏睡已经三天,这时她刚醒过来,勉强坐起,她接唱的两句,表现了此刻梦魂迷离、形神如失的愁闷心情。她心里明白自己的病因,是由婚姻的波折引起。本来她对沈白的文才与人品已有所了解,对许嫁沈家心满意足。但这次科考之后,哥哥魏无知却做主将她改嫁与程不识,而程不识的顽劣粗俗她也非常了解,因此她对哥哥的势利和自己的薄命抱恨不已,致使身体偶染小恙,遂成不治之症。第二支 【懒画眉】 曲子,即是寒簧自知将不久于人世而发出的生命的哀音。她好像刚刚绽放的梨花,正待吐蕊引蝶,却忽然遭遇恶风苦雨的摧残,将要从枝头飘落。她听见莺声啼啭,却引不起赏春的雅兴和生活的乐趣,而感到这莺声就像是哭喊着 “不如归去”的杜鹃的哀鸣。寒簧伤心至极,病体难支,竟然又昏睡过去了。以上两支曲子表现一位窈窕淑女生命将终的悲苦令人同情,催人泪下。

这时,寒簧的母亲来看望女儿。她唱的同一曲牌 【懒画眉】 表现的是对女儿的怜惜疼爱之情。当侍女向她讲述了女儿的病情,这位慈母当即表示她不会听从儿子魏无知的主张,而是已决定于本月十五日接沈白来府中,与女儿举行婚礼。接着,她又唱一支 【懒画眉】,把这一喜讯告诉女儿,让女儿预作准备。这个好消息,本来是寒簧所希求的,但它的到来太突然了,她经过询问侍女,得知今日已是初十,离成婚的日子还只有五天,她又觉得自己如此虚弱的病体无法承受新婚的幸福,因此反而更增添了哀愁。【香罗带】 一曲,即表达了寒簧此刻悲喜交集的复杂心理。世态难料,遭际误人,自己正当青春年少,在婚姻大事上却如此不幸,如今即使能够和中意的沈郎成婚,也恐怕只是美梦一场空了。当她在镜中照见自己十分憔悴的面容时,内心的悲哀与绝望达到了极点。母亲带来的喜讯本来应当是促使她病体好转的良药,但此时却成为加速她生命夭亡的催命符。以上几支曲子,十分细腻地刻划了寒簧病重之际情感与心理的变化过程。

在病榻弥留的最后时刻,寒簧难免表现出对生命的眷恋。她想到自己一旦命终,那曾经展示过生命之美的青春年华、花容月貌都将如衰草寒姻一般消声匿迹,谁还会记得她的存在? 于是,她想到要亲笔画一幅画像留在人世,但当她提笔欲画时又改变了主意,自叹 “红粉已灰,丹青何益”。言下之意,像青春与生命这样美好的东西都消失了,留下一幅画又有什么意义?这里表现寒簧的心态委婉曲折,耐人深思,欲画而不画比欲画而成画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古代戏曲中写美人将死,常见有丹青写真的情节,而此剧却别开生面,描绘出一位更使人怜惜使人动情的薄命佳人寒簧。《牡丹亭》 写杜丽娘临终时为自己画像,受到了历代评论者赞赏,尤侗对汤显祖有所借鉴,更有所突破,显示出他具有独特思考的创造性。《钧天乐》 刊本于此出开头有眉批云: “杜丽娘处子耳,寒簧则字人矣,故诀别情景稍有不同,然总是可怜人也。” 这样的评语,对尤侗的善于场面翻新给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