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画图》原文与翻译、赏析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清代剧曲·清代杂剧·廖燕《醉画图》原文与翻译、赏析

【园林好】 (生)满胸怀,瑰琦内藏,觅良朋,衔杯细商。(作行到向左右壁拱手介)列位先生,连日不曾奉陪了。(生把酒向左右壁唱介) 把醽醁殷勤相向。我与列位先生虽生不同时,何妨作千秋神契。豪杰士,共肝腹,虽异代,可同堂。

【岷江绿】 万古英雄恨,千篇锦绣肠,恼主司双目红纱障,使书生怒发冲冠上,赚霸王怨泪横胸漾,真哭得个人愁神怆。我若遇着项王庙,亦要进去哭他一场,诉说平生冤枉。

【玉交枝】 你与我名流同党,抱经纶泥涂久藏,偏逢主试冬烘样,不由人不恼恨难当。杜先生,我与你不中又何妨,文章一道通上苍,姓名二字留天壤,谁宁耐头场二场?谁知道文场武场?

【玉抱肚】雄怀肮脏,走天涯,云山渺茫。望酒帘,解渴梅汤;倒琼浆,濯足沧浪。以酒洗足,千古奇闻,此等举动,不是大英雄,哪个做得出来?都只为胸中豪气郁难藏,因此上狼藉醇醪作酒狂。

【玉山颓】 英雄豪放,羁旅客,参谋庙堂。便奇才喜动天颜,擢清要立佩金章。若论以布衣上书,我廖柴舟亦还做得来,只是哪能有此际遇?潜身陋巷,利害旁观清朗,难遇知音赏。最凄凉,饥来何处卖文章?

【三学士】 奇文万轴辟天荒,争博得箧护山藏。经营数载磨穿砚,携负长途压破囊,珍重几时珠在掌,谁能辨,宝玉光。

【解三酲】 走长安穷途情况,抱丝桐磊落行藏,高山流水谁知赏,真堪劈破琴囊。碎琴赠文,声名遂震,这个岂是世人鉴赏之能?还是先生文章之妙了。行间溜出金声响,字里冲来剑气芒。堪夸奖,蓦将佳句,博得名扬。

【川拨棹】 真豪爽,负奇才,落拓狂。颇羞惭,挟瑟门墙,颇羞惭,挟瑟门墙,还须把明珠紧藏。题诗一举,岂是常人所为?以二公之高明,尚且不知,何况别人?不由人不气冲霄,剑射芒,只是得走边陲,哭大荒。

【前腔】 辜负英雄一片肠,你好胸中自忖量,便从此投奔他邦,便从此投奔他邦,直待功成身始藏。后来先生得遇赵元昊,言听计从,亦可谓不负所学了。把雄才施展,长把声名万古扬。

(作醉态介)

【彩旗儿】 向丹青闲称奖,借纸笔诉衷肠。哪里知醉醉醒醒皆成谎,怪怪奇奇未可量。

(作醉态杂扶介)相公少吃一杯,却不是好? (生) 你哪里知道我饮酒的意思?知道我的,除非是壁上画的这几位相公。(向左右壁拱手介) 列位先生,不陪了,我醉欲眠,卿可且去!

【尾】 画中人真吾党,岂是无端学楚狂,我只是颠倒乾坤入醉乡。

杂剧发展到清代,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杂剧创作的主观化倾向成了清杂剧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来中国戏曲就以曲词为主,抒情性比较强,清代杂剧日趋案头化,主观抒情性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廖燕的 《醉画图》 就是这类自抒胸臆杂剧的代表之作。廖燕自幼聪慧异常,才华横溢,十八岁考中秀才,后来却厌弃科举,以教授生徒为业,一生穷困不得志。他与清初许多汉族知识分子遭遇相同,自负异才而不为清廷所用,希望有所作为却不愿与统治者合作,于是载负着沉重的精神痛苦,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奔波,把内心的苦闷、愤激与牢骚发泄在笔端,以词曲来述说个人的处境、志向和种种烦恼。《醉画图》 一剧即以作者真实姓名为主角,写廖燕独自一人在二十七松堂中对画饮酒,向画中古人倾诉自己心中的愤慨与不平。

这一组曲都是廖燕自唱,他满腹牢骚却又无处可讲,只好把画中人作为倾诉对象,与他们对饮独唱。一曲 【园林好】 说明了到二十七松堂饮酒的目的,廖燕把画中人作为知己,欲与他们同堂对饮,一醉方休,于醉乡中寻找另一片天地乾坤。面对杜默哭庙图,廖燕自觉与杜默遭际相仿,同情之感顿生,【岷江绿】、【玉交枝】两曲诉说了心中的愤恨不平之气,怨考官 “双目红纱障”,不识英才,至使杜默这样胸列锦绣的才学之士落榜不中。劝杜默同时也是劝自己,“中不中又何妨,文章一道通上苍,姓名二字留天壤,谁宁耐头场二场?谁知道文场武场?” 当真放得下吗?放不下的,如若真是 “中不中又何妨”,杜默也不会在项王庙痛哭,廖燕也不会对画而饮、“恼恨难当” 了。

科举乃仕进之门,此途不通则须另谋他路,廖燕曾积极地尝试过,四十岁前后,他曾想进京向康熙皇帝上书,途中因病而返,一无所成。所以,他对马周布衣上书,并因此而被擢为御史的际遇羡慕至极。【玉抱肚】、【玉山颓】 二曲写出了廖燕对马周奇遇的向往,感慨自己有马周之才,却“潜身陋巷”,“难遇知音赏”,只好以卖文为生。不能立功当朝,若可立言留名后世,也不枉了此一生,而廖燕却是立功不成,立言也无望,看到陈子昂碎琴图时,更感知音难觅,无人识宝。陈子昂于唐都长安碎琴赠文。从此名声大振,而廖燕本人虽有宝玉之光却无人能辨,【玉抱肚】至 【解三酲】 四支曲以马周、陈子昂的幸运与廖燕的不幸对比,唱出了廖燕对二人的羡慕,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激。

接下来两支【川拨棹】 表露了廖燕对张元昊投奔他邦的行为所持的态度。“从来英雄志在四方,此邦不用又去他邦,这亦怪你不得了。” 自古英雄惜好汉,廖燕终生潦倒,不被朝廷所用,空有满腹才华,始终无一机会伸展,因此,他对张元昊的遭际非常理解,并给张元昊投奔他邦作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并非张元昊心甘情愿为他邦出力,而是因为韩琦、范仲淹二人疑而不用,弃贤资敌国。无论如何,只要有机会,即使是像张元昊那样为他邦“把雄才施展”,也强似空有才学而无所作为,毕竟自古就有楚材晋用之先例。

【彩旗儿】 一曲和 【尾】 点明此剧乃 “借纸笔诉衷肠” 之作。对杜默哭庙、马周濯足、陈子昂碎琴和张元昊曳碑四幅画自饮自唱,廖燕针对不同画中人物的不同遭遇,联系自身的经历道出了心中的苦楚和激愤。现实中无人能理解自己,廖燕只好以画中人为知己同党,在和他们的对饮中寻求安慰,摆脱孤独苦闷,暂时沉醉于自己虚构出来的美好幻境中,以逃避现实的丑恶、命运的残酷。事实上,廖燕无法完全醉入酒乡忘却现实。即使在醉后,他依然清楚地知道 “岂是无端学楚狂,我只是颠倒乾坤入醉乡”,这样明白地入醉乡,岂能忘却痛苦求得解脱? 当然不能。这只是他对命运的无可奈何,对现实的暂时妥协,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