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小重山[1]·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原文】

昨夜寒蛩[2]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3]。

白首为功名。

旧山[4]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5]有谁听?

【注释】

[1]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多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

[2]蛩(qióng):蟋蟀。

[3]胧明:明亮貌。

[4]旧山:岳飞的家乡汤阴。时在金人统治下,不能回家,故下文有“阻归程”之说。

[5]弦断:因情绪激动,弹奏有力,故而弦断。

【作者】

见《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篇。

【赏析】

这首词的风格与《满江红》不同,它婉转地倾吐出岳飞积极主战,反对投降的一腔“心事”。

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以向金称臣,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的条件达成屈辱的和议。岳飞一再上书论和议之非:“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因此更触秦桧之忌,秦桧等人密谋夺去岳飞等大将的兵权。在这种情况下,岳飞不能不为和议后出现的更加危急复杂、难以收拾的局面而日夜担忧,连梦里都被惊醒,深夜起来在院子里徘徊寻思。

词从深夜梦回写起。“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梦被惊醒,说是由于深秋蟋蟀的叫声。但蟋蟀叫声轻微,“凄凄更闻私语”,“哀音似诉”(姜夔),不过像人在暗地里说着悄悄话儿,或是低声的泣诉,怎么能惊醒一位驰骋千军万马中的虎将呢?如果梦醒不是由于蛩鸣,那是由于什么?他又梦见了什么呢?这些都没有说。但却说了曾经梦行千里。千里之外,是过去曾经征战过的地方,即下片的旧山——包括他的家乡河南汤阴在内的辽阔的中原沦陷区。这里作者用了“惊回”二字,既有梦醒的意思,也有想梦回故乡,结果却被什么给打乱了的意思。特别是这个“惊”字,颇耐寻味,绝不是因蛩鸣而惊,而是别有原因。“已三更”,表面看只是点明时间,实际是三更前,即使睡,也未安稳;三更后,尤未成寐;不是仅因蛩惊,就更显然了。“起来独自绕阶行”。夜已三更,不能成寐,起床后,走出室外,一个人默默地沿着台阶走过来,走过去……可看出这个人的“心事”重重,无法排解,苦闷是很深的。“人悄悄”,是写实,但也有寓意,此时的宋王朝不就是一个“万马齐喑”的局面吗?“帘外月胧明”,是由室外又回到了室内。“月胧明”,是说月光明亮。“人悄悄”三字,既指室内,也指室外,此时虽有虫鸣,却更给人以万籁俱寂、四外无声之感。

上片,蛩鸣,梦醒,静中有动;绕阶行,帘中望月,动中有静。从人来说,是由梦而醒,由醒而思。思什么?“不着一字”,用的是烘托手法,但可以看出此中人内心的起伏激荡和起卧不安的情景。

下片直接抒情,但和上片一样,仍用含蓄的手法。“白首为功名”。为国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是岳飞一生的抱负。他从靖康元年(1126年)投入抗金的行列,先后在宗泽、张所、王彦等人部下,屡次以少胜多,收复了湖北的大部分和河南南部地区。这句是岳飞的誓言。岳飞对这样的誓言,他的确是贯彻始终的。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旧山,旧日的家山,既指故乡河南汤阴,又指广大的中原沦陷区。这时距宋室南渡虽仅十余年,但对日夜不忘恢复的岳飞来说,在感觉中这时间却不算短了。另外,松、竹、梅,所谓“岁寒三友”,被中国人民一向看作是坚贞劲节的植物,也是志士仁人的象征。正是“旧山”松竹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挺立,他们渴望复国,听到宋军胜利的消息,奔走相告,甚至白天罢市,黑夜不眠,伺听风声。这里岳飞只是用“旧山松竹老”五个字,概括了充满着焦躁的渴盼与斑斑血泪的极其丰富的事实。一方面是人民的渴望,爱国将领矢志北伐:“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另一方面是“阻归程”!谁“阻”呢?是敌人?是朝内的投降派?在岳飞眼里,敌人“阻”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后者——秦桧之流的投降派。后来秦桧提出的“南自南,北自北,以河北人还金,中原人还刘豫”(金人在1130年在河北立的傀儡皇帝)的彻底投降主张,正合宋高宗怕“迎两宫还朝”的“孤”意。不管岳飞出于某种原因,不便明言,但从当时的形势看,确是由于最高统治者苟且偷安,别有打算。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暗喻投降派得势,少有人理会自己的抗金主张。试想:赵构、秦桧采取了与金妥协投降的既定方针,他们能听取岳飞“还我河山”的恢复大计吗?“弦断有谁听”,含蓄地道尽了词人难堪的孤独和痛苦的心情。这首词跟《满江红》的壮怀激烈不同,因为词人所愤切的对象已不光是金人,还包括当朝的秦桧,甚至还有可能包括秦桧背后的皇上赵构了,因此不能不百转千回,表现为深沉的寻思和低徊的沉吟,明言不得。但词人内心同样是五内俱焚。

这首《小重山》多用比喻,曲折地道出心事,含蓄委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艺术手法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