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鸤鸠谣·袁汝璧》原文与赏析

袁汝璧

布谷布谷。新陈不相续。富家笑,贫家哭。

鸤鸠因其鸣声而有许多名称,“布谷”即为其一。袁汝璧这首《鸤鸠谣》,仿鸤鸠的鸣声为,说青黄不接的时候,富家正可以借此勒索贫民,他们笑了;穷苦人家更是火上加油,都哭了。诗写出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惨酷剥削的社会现实。

鸤鸠的鸣声还如“麦熟”。车林的诗为:“麦熟麦熟。麦熟抵得半年谷。农家麦未收,官赋早催促。刈麦输赋赋未足,农人日抱麦茎哭。”这首诗控诉了官家的横征暴敛,农家的麦子还未登场,官家就来催缴赋税了。割下的麦子本是“半年谷”,可是连缴赋还不够,怎不叫他们要抱着麦秸哭!

鸤鸠的鸣声还如“割麦插禾”。江权的诗写道:“割麦插禾,东田水涸,西田水多,天雨不匀将奈何!”布谷鸟叫时正当割麦插禾之际,一边田里水干,一边田里水漫,岂是“天雨不匀”,而是富家雇人车水,贫民无法灌田。诗人委婉地写出了农忙时节贫富悬殊造成的不合理现象。

更为有趣的是有的人把鸤鸠的鸣声摹拟为“脱却布裤”。宋棠诗云:“脱却布裤。布裤典钱三百数。夫要米,妻要布。催租人入门,索去裤钱两无语。”农人家到了青黄不接时,连裤子都脱了去当。当回来三百钱,丈夫要买米度命,妻子要买布遮羞,可是催租的人却把布裤钱夺走,他们夫妇不再争吵,都堕入绝望的深渊。短短数语,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生动,感情沉痛,可谓禽言诗中难得的佳作。

上述各诗都以鸤鸠鸣声相似之音起篇,然后拟禽言写人事,其声韵节律犹如鸤鸠啼鸣,而内容均反映社会现实,这就和其它禽言一样,既富有兴味,又琅琅上口,很易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