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明月皎夜光》诗词解析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1)。玉衡指孟冬(2),众星何历历(3)。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4)。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5)?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6)。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7)。南箕北有斗(8),牵牛不负轭(9)。良无盘石固(10),虚名复何益!

【译诗】明月夜里放出皎白的光,蟋蟀鸣叫在东墙壁。玉衡夜半西指,众星怎么这样清晰。白露挂满野草,时节倏忽换易。秋蝉在树间吟唱,燕子飞到哪儿安息?过去我同窗的朋友,都已高飞奋翼。不想共患难的交谊,抛弃我就像遗弃脚的印迹。箕不扬米斗不舀酒,牛不拉车有名无实。果然没有磐石坚固,徒有虚名又何益!

【解析】诗通过对凄清的秋夜景色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旧友新贵遗弃故交的无限感慨。诗的一开头,就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冷幽、凄清的秋深夜景。天上的星月,地上的草虫,待决的秋蝉,欲逝的燕子,这一切重见叠出、纵横交错的现象,都是生机没落的象征,都是诗人失意、孤独、惆恨、哀怨心理的写照。这眼前的景物,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了身边的事实:“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时节的交易,如同人的地位不同而态度则异一样,友情,在那个时代,也是在交易的。东汉末年党争剧烈时期,在功名利禄中竞争着的人们,侥幸的少数者一旦升沉势异,自然便有云泥之分。当时的混乱的政治情况、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于此可窥一斑。客观景物引起对客观事物的联想,客观事物自然会引起主观心情的抒发。于是,诗人连用箕不扬米、斗不舀酒、牛不负轭作以形象具体的比喻,发出了“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的慨叹。这感慨,既是对昔日同窗者的不满,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暴露。须知,正是社会,才造成了人与人的这种异常恶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