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1),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2)。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3)。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4)。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5)。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6)。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7)嗟哉吾党二三子(8),安得至老不更归!
【译诗】山路狭窄山石险峻山势崔嵬,夕阳西下来到寺门蝙蝠乱飞。进入殿堂见过主人阶前闲坐,喜见雨后芭蕉叶大栀子花肥。和尚夸耀寺内古壁佛画绝好,手持烛火应邀欣赏画面生辉。主人好客热情款待铺床备饭,粗米淡菜解我饥饿叫人心慰。卧床静听百虫鸣唱直至深夜,明月出岭清光如水泄入窗扉。天刚破晓独起早行难分道路,晨雾弥漫方向不辨前行不回。日出雾散红花碧水色彩缤纷,松树苍翠栎树挺拔粗有十围。溪流横路赤足涉水脚踏涧石,水声淙淙清风徐徐令人陶醉。人生几何对此美景自当行乐,何心局促受人约束谨小慎微。遗憾我辈志趣相投亲如手足,长留山中享此乐趣心愿难遂。
【解析】这首诗以开篇“山石”二字为题,但并不是歌咏山石,而是一篇记游诗。公元801年7月22日,诗人与李景兴、侯喜、尉迟汾同游洛阳北面的惠林寺,而写此诗。诗人汲取了散文中有悠久传统的游记文的写法,按照行程顺序,叙写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韩诗“以文为诗”,由此可见一斑。这首诗虽然按时间顺序而记,用笔却非常灵活。诗人从不同角度,融入自己的内心感受,变换色彩,音响,形象,从而交织成多层次的,饱满淳美的意境。开头一句写到寺之前的行程,“山石荦确行径微”,山石险峻,山路狭窄,诗人登山不免跋涉之苦,可见诗人游兴之浓。第二句明写诗人“到寺”。诗人巧妙地选用了“蝙蝠飞”的镜头表现黄昏,把诗人和寺院统统笼罩于幽暗的暮色之中。接着诗人用六句叙写了到寺后的行心和寺僧的热情接待。诗人乘兴而来,进入殿堂后便出来坐在台阶上观赏风景。透雨过后的寺院空气清新,“芭蕉叶大栀子肥”。“大”和“肥”这两个字眼本很平常,但用在“新雨足”的芭蕉叶和栀子花上,就突出了客观景物的特征,增强了形象的鲜明性。寺僧的助兴和殷勤款待,使宾主感情的融洽也得到了形象的体现。“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两句,写山寺夜宿。诗人静卧山寺,听百虫鸣唱,乐而忘眠,不觉夜深。百虫绝响后,明月又从岭上跃出,如水的月光泄入门窗,引得诗人又驱除睡意,隔窗赏月了。“天明”以下六句写离寺早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的光、色、景不断转换,引人入胜。因为起得太早,雾气很浓,眼前一片“烟霏”,看不见道路。但诗人不顾这些,只管向前走。终于朝日东升而“烟霏”散尽,美景展示眼前,山花烂漫,姹紫嫣红,涧水清澈,泛银呈碧。诗人不禁游兴更增,奋然前行,不时地穿过高大的松栎树林。在一条明澈见底的涧水前,诗人遏制不住冲动,赤足涉水。水声淙淙,清风拂衣,清凉的泉水在足背上流淌,整个身心似乎都融化在美妙的大自然中了。篇末四句以议论作结,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轻闲、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徜徉于大自然的无限快意,沉浮于宦海的难言苦衷,在诗人心中激烈撞击,迸发出思想火花,强化了全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