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①
苏轼
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②,左牵黄③,右擎苍④,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⑤,亲射虎,看孙郎⑥。酒酣胸胆尚开张⑦,鬓微霜⑧,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⑨?会挽雕弓如满月⑩,西北望,射天狼(11)。
【鉴赏】 这是苏轼一首抒豪情、寄壮志的豪放词。场面热烈,气势宏伟,大有“横槊赋诗” 的气概。
上阕主要写出猎。出猎,对于像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所以开篇便说 “老夫聊发少年狂”。狂者,豪情也。本词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 字贯穿全篇。看,今日一个文人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 随从武士一个个也都花帽皮衣,着打猎装束,平缓的山冈上千骑奔腾,沙尘飞扬,场面十分壮观! “太守”,指苏轼自己。他下令说: 快快替我告诉全城的老百姓,统统跟随我出去打猎,看我像当年吴国的孙权那样,亲自弯弓射虎吧! 如此声情口吻,足见他何等豪兴! 孙权射虎,时值风华正茂之年,四十多岁的苏轼如今也要射虎,可见其英雄豪气,不减当年的孙郎,真是在“发少年狂”。读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 “狂人” 形象: 太守出猎而须 “报” 知老百姓跟随去看,其狂一也; 出看而须 “倾城”,其狂二也; 猎必“射虎”,其狂三也; 自比少年英俊的“孙郎”,其狂四也。这四 “狂”,把在 “出猎” 这一特殊场合下苏轼的举止神态表现殆尽。
下阕主要写请战。意境由实而虚,进一步写出了苏轼 “少年狂” 的胸怀,抒发了由打猎而激发出来的豪情壮志。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 “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鬓微霜,又何妨”,鬓边添了几根白头发,又有什么要紧?廉颇七十岁了,只要能吃得下几碗饭,就还可上阵杀敌呢。何况此时的苏轼才四十多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任密州太守,又正值北宋西北边患频繁,西夏大举进攻。苏轼经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伐西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就是表达的这层意思。尾句说我将要强硬地把雕弓拉得像满月一样,箭指西北,射退前来侵扰掠夺的强盗豺狼。由此将出猎引出的豪情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