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齐天乐》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詹玉

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鉴赏】 詹玉一名詹正,古郢 (今湖北钟祥) 人,大致生活在宋末元初之际。此词据词题可知乃词人送朋友童瓮天在元兵破杭州后归杭时所作,即作于南宋灭亡之后。词中既抒发了对故国京都的怀念之情,也追忆了当初在杭州的宴集游乐生活。明杨慎《词品》 卷五评此词说: “此伯颜破杭州之后也,观其词全无黍离之感,桑梓之悲,而止以游乐言。宋末之习,上下如此,其亡不亦宜乎?” 说此词多是些游乐之辞,确是如此; 说由此可见宋末士大夫文人醉生梦死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也能成立; 但说此词全无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则未免肤浅。其实词中是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和感伤之情的,只是词人表达得很隐微很深婉。况周颐《蕙风词话》 卷三评此词说:“‘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看似平淡,却含有无限悲凉。以此二句结束全词,可知弄碧吹香,无非伤心惨目,游乐云乎哉!” 况氏的这一评述,则很深刻地揭示出了此词借对往日京华游乐生活的回忆寄托“黍离之感、桑梓之悲” 的深层思想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