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终南望余雪》古诗赏析与原文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即“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祖咏倒是懂得内容决定形式的道理,勇于打破艺术教条的铜枷铁锁的。

题目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余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了下一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内容之一。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不可能是完全静止的,而是相对流动的;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问:“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之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唐王朝的京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以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初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贾岛之时如此,现在仍然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而不下一个“霁”字,却说望见“阴岭”的“余雪”如何如何,那就违反了客观真实。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这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题目是“终南望余雪”,当然要突出那个“望”字。前三句,都是写“望”中所见。属于视觉范围。“望”见“终南阴岭”的“积雪”仿佛在“云端”飘浮,“望”见从西山顶上平射过来的落日的余辉照亮了“林表”,照得那“积雪”寒光闪闪。题目就是限于写“望余雪”,“望”见的不过如此,还有什么好写呢?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抓住了视觉与触觉的“通感”,进一步以触觉的“寒”写视觉的“雪”,从而丰富了望的内容,提高了“望”的意境。俗谚说:“下雪不冷消雪冷”。又说:“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的“余雪”,其他地方的雪都在融化,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因此,诗人准确的用了“暮寒”二字。但这“暮寒”与“望终南余雪”无关,重要的是诗人在“暮寒”之前加了一个“增”字。于“暮寒”之时,从长安“城中”遥“望”那“终南阴岭”,只见“积雪”皑皑,寒光闪闪,视觉的所见立刻通向触觉的所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令人更“增”寒意。于是,那“望”中所见“终南余雪,就不仅被写出“积”的形质、“浮”的动态、“明”的色彩,而且被赋予“寒”的性情;它远在“终南阴岭”,其威力却越过数十里的距离,作用于长安“城中”,使“城中”人一“望”而“增暮寒”。“终南望余雪”的题目写到这种程度,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程式,再凑几句呢?王士祯在《渔洋诗话》(卷上)中把这首诗和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诗句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