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百四)》古诗赏析与原文

龚自珍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

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

龚自珍是一个反社会时流,有思想,有抱负,敢于面向人生的思想家和诗人。他的思想中有很多“时与世忤”的离经叛道的东西,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怪物”,一生仕途坎坷,备受排挤、诋毁和打击,连一些思想倾向进步的朋友,也大多不理解他,把他看作是言行怪诞、放荡不羁的“狂士”、“呆子”。但龚自珍倔强、执著,他没有被政治上的打击和时流所征服,不懈地作诗为文,批判社会,慷慨论天下事,开一代政风、学风和诗风。这首诗正是他要开一代风气的决心的誓言。

房、杜,指唐朝开国功臣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唐太宗时,房任宰相十余年,杜则官至尚书右仆射,他们二人同理朝政,世称“房杜”。他们年青时,又都拜王通为师。王通是一位淡薄功名的学者,他在黄河、汾水间招徒授学,据说门生有千多人,其中不少学生后来成了唐朝开国功臣,称为“河汾门下”。但是,到了宋代,如司马光、洪迈、朱熹等却怀疑房、杜不是王通的学生,理由是所称的这些门人,皆隋唐之际将相功臣,而又“无一人语及通名者”(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宋以后,更有人斥责他捏造唐初宰相以为门人,迂诞不经。“河汾房杜有人疑”,即指此而言。“名位千秋处士卑”,处士,隐居不仕的读书人。王通一生隐居河汾,以开馆授徒为业,唐朝建国后,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去。所以说王通是处士。房杜两人功业载在史册,声名地位流传千古,而王通只不过是一介处士,地位低微,这一句是申说“有人疑”的原因。龚自珍在这里并不是考证王通是房杜的业师,而是借题发挥:“一事平生无齮龁龁,但开风气不为师”,这是龚自珍写此的用意所在。齮龁,原意是侧齿咬,引申为毁伤。我平生有一件事是没有人能伤害我的,因为我只是作诗为文来开启一代风气,却从来不招收学生,充当老师。这二句诗语气平和,但愤慨时流之情自见。而且语义深邃,它批判了历史上的按官论价的势利观,也表现了诗人不畏时流权势的胆识,流溢着一股正气。其实,龚自珍并没有像他说的“但开风气不为师”。他南归抵家不久,即先后出掌丹阳云阳书院和杭州紫阳书院讲席,他的人品、学问,通过开馆授徒这条渠通,影响就更为深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