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己亥杂诗(其八十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黄遵宪

左列牛宫右豕圈,冬烘开学闹残年。

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娲皇会补天。

黄遵宪是蜚声诗坛的诗人,也是脚踏实地的政治家。他密切关注与国家富强有重大关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文化教育的发达与普及,是西方列强和日本强大的重要原因。光绪二十四(1898)年,清廷就下诏废科举,兴学校。但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列强肆虐,旧势力强大,中国的文化教育仍无改观。特别是在农村,还是几百年前沿续下来的那一套。

此诗用简练的笔墨,画了一幅《村塾图》。前二句是《村塾图》的主景。“牛宫”,养牛的简陋房屋。“豕”,猪。“冬烘”,糊涂迂腐。在牛舍猪圈之间,一个糊涂迂腐而又老迈昏聩的塾师,在教村童们读书。一个“闹”字,传神地画出了村塾中嘈杂混乱的场面,顽童视读书为儿戏,塾师根本不能尽职。而“残年”一词,又增添了落暮气氛。后二句是在村塾背景上的点染。一群村民,在听“村夫子”——有“学问”的村民滔滔不绝地讲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的人正襟危坐,听的人一本正经,都将神话当成了事实。诗人这几笔点染,不仅是写实,还具有暗示或象征的意义,与村塾中的场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塾中的村童,也会变成篱边的那一群!最多不过成为“村夫子”而已!

简陋的物质条件,低下的师资水平,愚昧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当时嘉应农村文化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全国农村文化教育的一个缩影。

我们从诗中感受到的,不是田园村景诗中常有的那种古朴、萧散、闲逸之美,而是朴野鄙陋、穷困懒散、愚昧麻木的丑。作者旨在以此警醒国人,引起人们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着手切实改革教育,以图祖国富强。诗人自己,就是改革教育的先行者和实干家。此后,他任嘉应兴学会议所会长,发表了《敬告同乡诸子》,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教育的主张和措施,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诗后二句,兼带暗喻当时朝政。娲皇,神话中的女皇,指慈禧太后。慈禧于戊戌政变后,重掌朝政,俨然欲补清王朝之天。村夫子顽固守旧,还在信口开河,认为太后力可以补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