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感春口号》古诗赏析与原文

金农

春光门外半惊过,杏靥桃绯可奈何!

莫怪撩衣懒轻出,满山荆棘较花多。

诗题的意思为作者春日有感,吟诗一首。首句“春光门外半惊过”,“惊”为震惊之意。诗人平日深居简出,偶而出得门来,已是三春好景。春光虽明媚,只可惜已过一半了。一个“惊”字,除惊讶之外,尚流露出惋惜之情。眼前只见“杏靥桃绯”,江南春好,杏花在枝头含笑,红桃灼灼如彩霞映日。“靥”“绯”二字用拟人手法既描绘了山花烂漫之勃发春意,又赋花以灵性神韵。昔人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画出盎然春意,而今作者却以“杏靥”、“桃绯”来绘春色,别具一格,使人仿佛觉得花美人在春风中笑得那样甜美。可见使作者为此震惊的春光是如此美好,怎不叫人爱煞!古人曾说“桃李无须夸烂漫,早输了春风一半”,的确桃李虽好,而大好的光景却已过去一半,又怎不令人惋惜!这两句诗的深意在“可奈何”三字上,“可奈何”,即怎么对付之意。并非是作者不爱春光,而是由于难言的苦衷使得他不能尽情观赏,辜负了桃杏的芬芳!第三句“莫怪”二字写得富有人情味,好似诗人在对花呐呐细语,以表歉意。希望花儿不要责怪我懒散不肯轻易撩衣出门观赏春景,我非是不爱春光之人。行文到此一顿,欲说又休,似觉满腹怨艾凝聚笔端。紧接着“满山荆棘较花多”。直抒胸臆。如打开紧闭的闸门,河水顿时倾泻而出,尽情宣泄内心的郁闷,道出了个中的苦衷。原来难以赏春的真正原因,是由于心怀惊惧,害怕山上丛生的荆棘!荆棘为丛生多刺的灌木,怕就怕在这多刺二字。此处运用比拟手法,意在言外。乾隆初,作者曾以布衣举博学鸿词科不赴。此诗恐与此事有关,似写与世不合之意,耐人寻味!

诗由爱春、惜春而推出无法赏春的苦衷。巧用象征、比拟的手法,将大自然的春光物态与社会的人情世态融为一体,简朴中自有情韵,巧描绘而多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