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蝶恋花》原文赏析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直封姨妒。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这也是一首咏柳絮的词,其写法与前首《渡江云》略有不同。词人注意的重点是生命的沉吟。透过柳絮这一微小的生灵窥视自然和自我,寄寓一丝老病交侵生命无几之憾。在永恒的岁月面前,就渺小短暂这一点,词人把自己与柳絮联系了起来。
上片起三句,“三月暮”是暮春时节;“莺花”,这里比喻春天的丽景。古人描写三月风景云: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当此之际杨柳飞花,宛如为春天送行。起句即点明年年如此,微有强调之意。会心的读者必然联想得到唐人的著名诗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词人于此已然寄有一种自我生命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全词未着一字,但直至终篇读者始终可以感觉到这种情绪的存在。“万转千回无落处”二句(恁,音nèn,那样、那么),杨花被风漫天吹起,飘来飘去无休无止。既然无处可落,也只好嫁与东风,随它低低而去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可奈何,不自觉流露于词人笔端。
下片的写法,使人觉得词人似乎不仅仅是在写柳絮。封姨,又名封家十八姨,风神的名称。典出 《 博异记》。过片叙述病树残花的不幸。柳树生长之处荒芜不堪,园墙是倒塌破败的; 柳树依墙而生,不仅伤病累累,而且歪歪斜斜,似材非材。如此景象而冠以“满眼”二字,不免有触目惊心之感。即使尚余有残花败絮,也不值得风神因妒恨而将它吹得满天飞舞。这个贫病老弱的形象究竟是谁?词人于此寄托了家国之恨还是身世之感?我们无法指实,只能这样提示:此词作于周济晚年,时值道光年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夜。歇拍二句忽然撇开柳絮,而以写江河奔流作结,令人掩卷深思。在柳烟凄迷的景色中,河水滔滔流去,泥沙再多也阻拦不住。逝者如斯,流水象征着永恒流驶的岁月。全词起处用“柳絮年年”,结处用“河流日夜”,前后贯穿着强烈的宇宙意识。既有渺小与宏大的空间观照,又有短暂和永恒的生命反思。此词似有寄托似无寄托,忽有所悟却难道出,把握它比较困难。不妨“以周解周”,用周济本人的词论来理解。《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云: “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一物一事,引而伸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罥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斵蝇翼。以无厚入有间,既习已,意感偶生,假类毕达,阅载千百,謦欬弗违,斯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