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澧·水龙吟》原文赏析
壬辰九月之望,吾师程春海先生与吴石华学博登粤秀山看月,同赋此调,都不似人间语,真绝唱也。今十五年,两先生皆化去,余于此夜与许青皋、桂皓庭登山徘徊往迹,淡月微云,增我怊怅,即次原韵
词仙曾驻峰头,鸾吟缥缈来天际。成连去后,冰弦弹折,百重云水。碧月仍圆,苍山不改,旧时烟翠。只长林坠叶,西风过处,都吹作,秋声起。
此夜三人对影,倚高寒、红尘全洗。珠江滚滚,暗潮销尽,十年心事。欲问青天,素娥却似,雾迷三里。剩出山迴望,灯明佛屋,有闲僧睡。
这首词上片共四句,一句一折,起伏跌宕,感情波动的幅度很大。首句一“曾”字追溯到往昔的岁月,即十五年前,其师程恩泽(号春海)偕吴兰修(字石华)夜登广州粤秀山赋词的往事。当时两先生曾立高峰之上咏词看月,逸气凌云。故开头便先赞誉人乃“词仙”,词似鸾吟凤唱,缥缈来自天际。这一句高唱入云,不同凡响。第二句却降为低徊伤感的调子,哀叹“成连去后,冰弦弹折,百重云水。”成连是春秋时人,曾携伯牙至东海蓬莱学琴,教他悟得琴中三昧,成为天下高手。(见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这里以成连借喻程春海。全句谓,自先生化去之后,其词已成绝响,而今彼此天上人间,相隔何止百重云水。第三句转过来说,十五年后的今日(1847年阴历九月十五日),重访旧迹,见碧月苍山,风物依旧,似可差强人意。而第四句一个“只”字却引出绝大的转折: “只长林坠叶,西风过处,都吹作,秋声起。”景象这样肃杀,情绪如此悲凉,不禁引起读者沉思遐想:难道这仅仅是追忆亡师徘徊往迹所引发的一点怅惘,而没有更为深微幽隐的衷曲吗?
再看下片,也是四句。首句写此夜登高览月洗尽俗尘的美好感受,第二句又转为感慨,“珠江滚滚,暗潮销尽,十年心事”。这样深沉,这样悲伤。“十年心事”当然所指甚广,“暗潮”当亦有所喻,那么,“珠江滚滚”也就不止是描写眼下的风光了。第三句转写天上朦胧月色: “欲问青天,素娥却似,雾迷三里”。“欲问青天”,语带悲愤。“素娥却似,雾迷三里”,话中有刺,这却有些突兀其辞,又令人联想到南宋词人张元干“天意从来高难问”和诗人杨万里“秋日才升却雾中”等等名句,那都是政治讽刺,“天”、“日”、“雾”,所指都很明显。这些情况应该能够说明,词的表层是追忆亡师往跡所引发的怅惘,词的深层却寄托着深衷隐曲。查一查词中所涉及的年代,即1832至1847年间中国及作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不难了解作者的衷曲乃是对国事的忧愤。在这十几年间,中国正遭逢史所未有的惨祸巨变。短短十五年中,中国落后的经济,腐朽的政治,昏顽的统治,都是日甚一日;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更属有加无已。于是爆发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继于1842年订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遂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词人既遭逢如此巨变,而又栖居于首当其冲的广州,那就很可理解,他那“珠江滚滚,暗潮销尽,十年心事” 的哀伤,“欲问青天”的悲愤,“素娥却似,雾迷三里”的讥刺,都是针对国事而发。“长林坠叶,西风过处,都吹作,秋声起”,客观上恰成为鸦片战争后国家形势的形象写照,说不定还是有意为之的象喻,因为当时那种形势气氛是容易感受到的。至于词的结句,“剩出山迴望,灯明佛屋,有闲僧睡”,自然也含有深意。如斯邦国,如此时势,似山僧之闲睡者,能有几人?从“剩出山迴望”句看,出山后犹自神驰寺宇,只管回望不止,表明作者企羡逃避变乱现实,惟愿得似山僧之安闲,这又是他的局限性的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