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金缕曲》原文赏析

《林则徐·金缕曲》原文赏析

和嶰筠韵

绝塞春犹媚。看芳郊、清漪漾碧,新芜铺翠。一骑穿尘鞭影瘦,夹道绿杨烟腻。听陌上、黄鹂声碎。杏雨梨云纷满树,更苹婆、新染朝霞醉。联袂去,漫游戏。

谪居权作探花使。忍轻抛韶光九十,番风廿四。寒玉未销冰岭雪,毳幕遍闻香气。算修了、边城春禊。怨绿愁红成底事,任花开花落皆天意。休问讯,春归未。

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从英美商船收缴来的鸦片二百三十七万斤后,积极筹备海防,多次打退英军挑衅。次年一月任两广总督。这时,英国在美、法两国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便转攻厦门,又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退。再转攻防务松弛的浙江,占据定海,并北犯大沽,要挟清朝谈判。道光帝遂派琦善到广州议和,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不久又同被充军到新疆伊犁。这首词就作于伊犁,是和邓廷桢《金缕曲》韵的。

词的上片写边城美丽的春景。

词的第一句就点明作者身处极远边塞。但是,这个极远边塞的春天仍然是很美丽、媚人的。下面接着就分三层来描绘边城春天的美,首先以“看芳郊”三字领起下文: 清清的流水漾着细细的波纹,大地铺盖上了新长的绿草,夹道的绿杨飘着缕缕薄雾,一骑远去,鞭影越来越看不清了。再以“听陌上”继之。在陌上听到什么呢?是呼啸的风声?还是低沉的驼铃声?都不是。而是婉转、断续的黄鹂鸣声。继而又转写园中: 杏花如雨,梨花如云,红红的苹果像朝霞鲜艳。以上具体写出了边城的美丽春光,同时也写出了伊犁边城的特点。面对这样的美丽春光,作者提出我们一道去随意游玩吧。以此作结,极为自然。

词的下片写春游及感慨。

和上片一样,下片第一句就点明自己和邓廷桢都是被贬谪充军绝塞的人,春游是姑且充作探花的使者去看花的。(探花使,《秦中记》云: “进士杏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被贬谪充军绝塞的人为什么还有兴致去看花呢?原因是不忍轻轻抛弃了春天和春天的花。“番风廿四”,指二十四番花信风。据焦竑《焦氏笔乘》卷三云: 自小寒起至谷雨止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这里指春天的百花。虽然这时山顶像寒玉一样的冰雪仍未消溶,可是毡帐已经遍闻百花的香气了。下面再补写一笔,说这次春游就算是我们在边塞过上巳节吧。(春禊,我国古代以阴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一日,人们到郊外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做“修禊”,也叫做“春禊”。)以上紧扣住春游和花来写,和上片紧密相连,是上片的续写。“算”字包含了勉强的成份,表达了作者不得而已的感情。以下两句转写感慨。因为邓廷桢《金缕曲》下片末尾说: “雁柱华年真一梦,问啼鹃可解离人意?春渐老,劝归未?”林则徐觉得用不着悲愁叹惜,愁红怨绿没有用,花开花落都是天意,更用不着问春归没有。这里实际是作者对现实的分析和愤慨,同时也是针对邓廷桢的词意而说的。郭则云《清词玉屑》评林则徐、邓廷桢这两首词结尾四句说,两人“襟抱固稍不同”,细细玩味,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