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玉楼春》原文赏析

《郑文焯·玉楼春》原文赏析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

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此词之题旨为伤春,开头两句即已点明: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梅花本为报春使者,花事已过,可见春光已近尾声,但恼人天气仍是风风雨雨,则阑珊春光亦将不能久留。开头一句用加倍法写忧风忧雨,惜春爱春之情。“伤春”作为一种特定的情绪,深深积淀了中国士大夫特有的审美趣味,是一种苦涩的甜蜜,可爱的伤心; 伤春即是对美好事物不能长存的惋惜,是一种反思,是一种回味,是一种联想,在或淡或浓的惆怅处涌起美的伤感,所以古代文人往往有意寻找触发伤春之思的媒介,借伤春来排遣心中的积郁。但而今,残春亦将过去,诗人虽执着地寻找春天残存的美,无奈连一点零落之美也很难找到,故曰:“著意伤春天不许”。因春光消逝而联想到年华流逝。接下来两句便由“伤春” 转为“伤往事”了。“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西园是魏武帝所筑园林,常有文人学士雅集于此,后多以代指文人聚会处。又是西园聚会,拈韵题咏,登高赋诗,饮酒填词,一年一度,节物风光无多改,但故园再游,却自然会引发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岁月无多之叹,心中另有一番滋味。这“惆怅”含义广泛,或伤事,或叹时,或怀友,或忆旧,作者没有明言,只是蕴蓄涵茹于心中,读者亦自可凭独有之体会感发呼应。

“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因词人著意寻找,终于发现了一点残春,“一枝照水”写水边未谢之花,但只有一枝,亦属可怜。“浑无语”以拟人手法,写花之神情,似乎花本无可语,而胸有万般感慨,无可抒发,唯默然照水而已。枝头残花已是如此孤独,又时时见到凋谢之花随水流去,连类感物,情何以堪。结尾两句再将未谢之花与已谢之花绾合在一起比照。晚霞,断红,回潮,枝头一点残花,组成一幅绚丽而伤感的画面。落花只有随水浮沉,任人播弄,枝头花从中见到了自己来日的命运,因人及己,更增悲叹,瞻望将来,不寒而栗。这就是“红更苦”的原因。

这首词通过一枝残花写暮春之伤情,作者全身心沉浸在对象物中,揣摩体察,体物赋情,托物寄情,将人的感情与花的神情融合一体。词的下片没有刻意于描摹花的形状、色泽,而是着意写花的精神气质,人不即不离之笔,把花之愁苦之态写得若隐若现,十分传神。

另外,词人在使用拟人手法的同时,也交叉重叠地使用了衬托比照法,以增加感染力,那水边枝头一点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夕阳,断红,流水的整体映衬下,就显得格外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