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修·卜算子》原文赏析
园绿万重,月不下地,夜凉独起,冰心悄然,惜无闲人同踏深翠也。辄倚横竹写之,时甲戌七月十三夜
绿剪一窗烟,夜漏知何许?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本词是吴兰修的小令名作。读这首词,如同读一幅令人神往的园林秋夜图。甲戌是嘉庆十九年(1814),七月十三当是初秋,万物荣而未衰,故园仍有万重之绿。词人僻居独处,虽曰冰心净洁,然不无孤寂之诉。“冰心”由“夜凉”而来,“悄然”则突出一“独”字。“独”,不仅无爱妻美妾之欢娱,也无挚友亲朋之应和,即所谓“惜无闲人同踏深翠也”。如此环境,如此心情,给全词奠下了冷寂、清雅的基调。
上片“绿剪一窗烟”四句,从屋内写到室外园中之景。“夜漏”又叫“更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器具。“知何许”即不知何时,言更已深。更深凉袭,词人梦醒。起坐而视,窗口绿雾如烟。时近望日,当是圆月朗照,但园中树竹茂密,枝叶繁盛,万绿交加,遮断了月光,映在窗户上的只能是绿雾溶溶了。“绿剪一窗烟”虽是屋内所见,却把人的神思带到室外那神秘幽深的夜色之中。“剪”写出了绿烟流动的气韵。树枝竹梢上的露水,渐次悄然下落,如同淅淅沥沥的细雨。夜,静极了! 这露滴似乎一点一点地打落在词人寂寞的心头,增添了几分孤寂之感。这里,词人用侧面烘托手法,以视听中的“一窗烟”“露如雨”极写室外的“园绿万重”之美,激起人内心的强烈感受和无穷的想象,使人心驰神往。通过这独特氛围的渲染,点出了孤居独处中词人的心内动态,为下文写乘兴夜游蓄势。
下片写秋园夜景。词人以游踪为经,以见闻为纬,编织了一幅令人沉醉的园林秋夜图。“独自”两句紧承上片,词人为室外夜景所吸引,于是披衣下床,趿着鞋,走进园内。斜月的光束从树荫空隙中透射过来,将斑驳的树影洒在林间的幽径上。词人独自在园林深处踽踽前行,饱览这园林秋夜的胜境。“独”不仅写处境孤单,也是表现心境的恬适和宁静。园中秋夜的确是迷人的: 小溪那边萤火虫的闪烁“灯光”映着青青的秋水,篱下草丛中,蟋蟀频频送来幽淡的吟唱,仿佛是在低声絮语。蛩(qióng),蟋蟀。白居易《禁中闻蛩》有“西窗独暗然,满耳新蛩声”,“僧语”是和尚念佛之声,杜牧诗有句“僧语淡如云”,这是比喻的说法。词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更显出周围世界的静远,而作者自己也在这宁静中得到了愉悦和安慰。
词作状静景于动态之中,深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妙。全景沐浴在朦胧的月色中,色彩清晰明丽,似淡而浓。孤独而不哀伤,无凄凉萧索之感,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