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临江仙》原文赏析

《元好问·临江仙》原文赏析

寄德新丈

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买田何日遂归休。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故人多在玉溪头。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本词标题是“寄德新丈”。德新姓王名革,“为人有蕴藉,善谈笑”“交游满天下”,独许钦叔与遗山为莫逆。(《中州集》)此词是遗山三十三岁时所作。开头先说自己来去匆匆,没有个安定的时刻。自从廿五岁时家乡忻州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被敌军攻陷,兄长好古遇害,全家开始过流亡生活。廿七岁时举家南下,廿九岁移居登封(今河南县名)、昆阳(今河南叶县),三十三岁时曾去孟津(今河南县名),后又回登封。这期间他还几次赴京应试,落第而归,可说是国破家何在,本身又碌碌无成,所以颇为失意。“自笑”,带有漫不经心而有些感慨的味道,较“自叹”含蓄而少愤然之气。第二句是说自己家乡本在忻州,所以说是北州。如今因兵乱移家登封,在洛阳以南,在当时可以说是南州。从北方家乡迁居南边,实在出于无奈,只是思乡之心却无时或已。“买田”句就道出了他心中的夙愿: 哪一天才能回归家乡,种上几亩田,过几天太平日子呢? “休”是语助词。

“向来”两句陈述自己的思想和处世态度。本来自己是“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左思《咏史》)为人落落寡合,豁达为怀; 今后也将悠然物外与世无争。 隐居归农是平昔愿,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经过这番表白后,词意结合题意,转入下片。

下片记叙与故交聚首于嵩山。先陈述他跋涉数百里,冒着炎阳,风尘仆仆地避乱到登封、昆阳等地,并在昆阳买房置地,暂时栖身。“嵩丘”两句,嵩丘指嵩山,在今登封之北,古称中岳。中峰为峻极山,西峰是少室山。峻极峰是嵩山最高峰,有少林寺等古迹。玉溪,在嵩山。作者在《水调歌头》小序中云:“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两山绝胜处也。”词中还说: “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在这山水佳处,故交旧游都在此登楼游赏,“昨夜半山亭下醉,窪尊今日留题……外人初到故应迷。桃花三百里,浑是武陵溪。” (《临江仙》)从这些词里可以看出,作者是多么怀念着与王德新等故交在玉溪欢聚的日子。

最后两句,非常生动地描述了当初在玉溪流连忘返的情景: 许多朋友从“清泉明月”的静夜,欢聚到月轮西坠的清晨; 从“高树乱蝉”的炎夏,游玩到蝉声渐寂的清秋。此情此景,何等令人怀念。“清泉明月”与下片开头“赤日黄尘”相对,“高树乱蝉”与全篇开头的“此身无定”相映,使人味之无尽。王德新收读此阕,一定也会感慨无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