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红楼梦诗词鉴赏《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正册判词其七

正册判词其七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一首写贾惜春。贾惜春是宁国府里贾敬的女儿,她是贾府中四姊妹里最小的一个。在她逐渐懂事之时,她所接触的贾府周围的景象是日趋衰败的,姐姐们的不幸命运使她对自己的未来及现实的生活都失去了兴趣,于是产生了弃世念头。这与她那种不关心他人的利己主义哲学以及孤僻的性格相一致。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中对她的性格作了集中的描写:当凤姐带王善保家的等众人抄检惜春房内,发现侍女入画箱内有代为哥哥保存的衣物时,连号为“辣子”的凤姐都说:“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再犯下,二罪俱罚。”而惜春却道:“嫂子别饶他……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么样呢。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就这样她毫无情意地撵走了侍候自己多年的侍女入画;别人都哀伤流泪,她却无动于衷。这正如她嫂子尤氏所说是个“心冷嘴冷的人”。她的人生哲学是利己的,她自己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这种对世对人冷漠的态度,必然会在贾府衰亡时,走入庵为尼以保存自己的道路。

“勘破三春景不长”语带双关,字面上说看到春光短促,实际上说惜春三个姐姐好景不长。大姐元春选为皇妃,虽华贵显耀一时,但却在“虎兕相逢”之时逝世了。二姐迎春嫁给了忘恩负义的中山狼孙绍祖,不久被虐待而死。三姐探春虽颇有理家才能,但却出海远嫁,一去不返还了。这些都使惜春感到人生无常,于是看破红尘。

“缁衣顿改昔年妆”,此句交待了惜春的悲剧结局。“缁衣”,黑色衣服,是僧尼之服。一个“顿”字,写惜春出家修行的坚决,也表现了她从现实生活中“顿悟”到人生虚幻无常,决心弃世。这从《红楼梦曲·虚花悟》,更可看得出来: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这里写她认为世上一切都是虚幻的,世界万物都是幻象。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富贵贫贱都逃不出生死的劫数,应当消灭凡心,遁入空门,养性修道,只有佛门的西方才有永恒的长生果,只有皈依佛教,才能求得超度,修成正果。惜春的皈依佛门,如果说是在贾府的衰亡中而“顿悟”到的,看起来是主动杜绝了一切人间的欲望,实际上应是黑暗的现实使其如此,故作者在判词的后两句写“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可怜”二字,是揭示作者感情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惜春悲剧命运的深刻同情。一个善作画、能对奕、会诗词的多才多艺的贵族小姐,自愿抛弃一切荣华富贵、安逸享乐,卧青灯伴古佛,怎不令人可怜!

正因为惜春是这样一个悲剧形象,所以曹雪芹在原著中写其“缁衣乞食”境况悲惨(据曾见下半部佚稿的脂砚斋评话)。并非如续书所写,取妙玉的地位而代之,进了花木繁茂的大观园栊翠庵过闲逸生活,而且还有紫鹃自愿服侍她。

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心冷嘴冷的”遁入空门的形象,向人们揭示了皈依宗教的人的精神面貌,他们并未登上普济众生的慈舟,得到光明与解脱,仅仅是“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可怜”形象而已,从而表现了对宗教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