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皎皎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杂诗》作于晚年。《文选》李善注: “冲于时贾充征为记室,不就,因感人年老,故作此诗。”其实贾充死时,左思才30岁上下。此诗似与贾充无涉。《晋书·文苑传》载左思晚年曾被“齐王冏命为记室督,辞疾不就。”据此知贾充当为齐王冏之误。齐王司马冏征左思事在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左右,诗人大约50来岁,《杂诗》大概就是此时所作。
左思早年怀抱大志,希望为国建功立业,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但他出身寒门,仕途很不得意,世路坎坷,使他发出“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的慨叹。现实冷酷无情地将他理想之火泯灭了,迫使他产生“被褐出阊阖, 高步追许由”的思想。《杂诗》就是诗人在晚年理想破灭以后,回顾一生,抒发压在心底里的悲哀慷慨之情。
《杂诗》开篇“秋风何冽冽”四句描写秋景,渲染悲秋气氛,以时令物候变化,表现时光流逝,寄寓对人生的慨叹。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写时令变换,在以前的诗歌中,这类写法常见,如《诗经》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都是竭力烘托出一派悲秋的气氛。 “柔条”两句描写秋季景物变化,包含着物随时变,时光消逝,人生易老的哲理。仔细玩味,柔条变劲,绿叶变黄似象征了诗人由幼稚变得老成,青春已去,年老力衰。也寄托有志难逞的感慨。这几句比兴托讽,语浅意深。
“明月出云崖”四句由泛写秋景转写诗人所处特定生活环境,表现诗人精神上的沉重抑郁之感。月夜不寐,愁思感伤是古诗常见的表现内容,如《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曹丕《杂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等。意境虽与左思《杂诗》相近,但表现的具体内容多是游子思妇之情。左思“明月”这四句结合自身深切的感受,写他月明难寐,清晨开门,望晨雁高翔,从侧面表现他内心深重的苦闷,写得深刻委婉。另外,“明月出云崖”写月初出之时, “嗷嗷晨雁翔”则是次日清晨之景,暗示诗人整夜未眠,表现诗人精神愁苦之状更为深入具体,且以“晨雁”引出下文,写法巧妙。
“高志局四海”四句直接抒发内心的感慨。诗人对一生做了概括性的回顾,以凝炼遒劲的语言,倾诉多年郁结于胸中的不平,述说理想破灭的痛苦,暮年的悲哀。 “高志”二句是说怀抱崇高的志向理想,而残酷现实将理想粉碎了,只落得快然独处终老空室的下场。青年之时志向高远,天地海内似乎都显得狭小,暮年却只能抱守孤独,对比何等鲜明,感情何其悲哀。 “壮齿”二句是说青壮之时奔波仕途,而一事无成,晚年时感慨不已。这几句将一生经历体验尽情道出,感触真切,与开篇悲秋之情融为一体,倍觉沉痛。
《杂诗》不同于诗人的《咏史》,不再借历史典故写其怀抱,而是继承了《古诗》及建安诗人某些五言诗的写法和表达方式,以自身生活环境为背景写人生感慨,语言质朴,凝炼含蓄,力追建安,同样体现了“左思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