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宋·朱敦儒》赏析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这首词,计三十六字。上阕十八字,登楼写景寄情;下阕亦十八字,忧国伤时,直抒胸臆。

上阕登楼写景,气魄非凡,场景宏大,别开生面,景中有情。作者所登的正是金陵城上的西楼。登高方能怀远,何况又是天高气爽的清秋季节呢?作者要登楼“倚清秋”,清秋是不好倚的,很明显,开头二句运用了倒装句法。全句的意思是:在清爽的金秋,我凭倚着“金陵城上”的西楼。这一倒装,突出了金陵。原来,作者家住河南洛阳。如今,由于金人南侵,致使他有家难归、飘泊异地。因此,把金陵作为词的开篇,实在是作者思乡怀土的巧妙之笔。凭倚巍峨的西楼,进入作者眼帘的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词的境界更为壮阔深远。请看:那夕阳照射到天地的尽头;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滔滔向东流去。就“万里夕阳垂地”而言,它比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更加隽永;就“大江流”而论,它既写实,也另有寓意。这种寓意,不是借古讽今,也不是吊古伤今,而是即景生情,对时世产生无限感慨,把忧国思乡之心寄托在夕阳照射下的万里阔土和奔腾的江水之中。

登临金陵高城,凭倚巍峨西楼,俯瞰滔滔江水,远眺无限夕阳和万里阔土,作者的心潮怎能平静呢?下阕,他便直接抒发胸中的激情。“中原乱,簪缨散”二句,沉痛地再现了国亡家破的悲惨景象。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侵占中原,次年掳去徽、钦二帝,造成北宋亡国的悲剧。没被俘虏的达官贵族一个个逃散,留下中原父老饱受煎熬。作者惜字如金,仅仅用了六个字便倾吐了亡国的耻辱,鞭挞了宋家王朝的软弱无能,可谓一字千钧。“几时收?”是对南宋小朝廷苟安于一隅、置中原千万生灵于不顾的质问,也是作者盼望收复失地的肺腑之言。尽管没有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那样慷慨激昂,然而能够发出“几时收”的设问,也足以看出作者的愤懑之情和忧国之心了。他的忧国之心又与心系中原紧紧连在一起。“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就是作者忧国心情的直接流露。意思是说,善解人意的秋风呵,请求你把我思念中原的一腔悲酸泪水,洒向那多灾多难的扬州。扬州本是珠帘十里、“荠麦青青”的繁华都市,如今竟变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的一座空城。扬州之难,实际上是中原之灾的一个缩影,作者要托悲风向中原父老传达自己的忧国之泪,这是何等沉痛的语言。

这首词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词风清新豪放。一般的登临之作,往往运用典故抒发思古之幽情,而这首词既不用典,亦不思古,而是即景生情,直抒眷土、忧国、收复失地之情,于豪放中见清新。二是情景交融。登临西楼,缅怀故土,心潮难以平静。上阕,作者于“万里夕阳垂地”的壮阔境界中,用上了“大江流”这一江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难以平静的心潮,更巧妙的是,上阕的江流与下阕的泪流融为一体,此情此景的融洽,可谓天衣无缝了。作者能够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词作,是与他的生活历程有关的。四十五岁以前,作者隐居不仕,过着“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飘然闲适生活,并以豪放的词笔自称:“我是清都山水郎。”(《鹧鸪天·西都作》)现实的经历,生活的情趣,使他对祖国的山水怀有深情。然而,金兵入侵,他却成了一个逃亡者,匆匆来到金陵,怀土忧国之情就不能不一下子迸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