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谏逐客书》原文与翻译、赏析

散文赋《谏逐客书》原文与翻译、赏析

[秦] 李 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⑤,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11),获楚、魏之师(12),举地千里,至今治彊(13)。惠王用张仪之计(14),拔三川之地(15),西并巴、蜀,北收上郡(16),南取汉中(17),包九夷,制鄢、郢(18),东据成皋之险(19),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20),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21)。昭王得范雎(22)、废穰侯、逐华阳(23),彊公室,杜私门(24),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25)?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26),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27)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8),有随、和之宝(29),垂明月之珠(30),服太阿之剑(31),乘纤离之马(32),建翠凤之旗(33),树灵鼍之鼓(3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35),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36),郑、卫之女不充后宫(37),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38),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39)。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40),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41),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42)。夫击瓮叩缶(43),弹筝搏髀(44),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45),真秦之声也(46)。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47),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48)。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49)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彊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50),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51);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52)。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5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54),却宾客以业诸侯(55),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56)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57)



〔注释〕

①吏,指秦宗室大臣。客,客卿。指别国人在秦国做官者。②窃,私下,谦词。过,失误。③缪(mu木),通“穆”。缪公,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名任好,春秋五霸之一。④由余,晋国人,后入戎。穆公以礼招致,用其计谋伐戎,灭十二戎国,开地千里。戎,春秋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⑤百里奚,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原是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被作为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送给秦国。他逃回家乡,为楚国边兵所执。秦穆公听说他有才干,以五张五投羊(黑羊)皮赎回,任用为相,号称五羖大夫。⑥蹇(jian简)叔,岐(今陕西岐山)人,寓居于宋,由百里奚推荐,秦穆公用重金聘他为上大夫。⑦丕豹,晋国人,因其父被杀,逃到秦国,穆公任他为大将。公孙支,字子桑,岐人,游于晋,秦穆公任他为大夫。⑧并,兼并,合并。⑨孝公,即战国时的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名渠梁。商鞅,本卫国的庶公子,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因秦孝公封他以商於之地(今陕西商县),故称商鞅、商君。任秦相约十年,实行变法,使秦富强。⑩乐用,乐于为国家效力。(11)亲服,亲附听命。(12)获,俘获,这里引申为战胜。获楚魏之师,指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率秦军大败魏军,魏国割河西之地求和;同年,又打败楚军。(13)举地,攻取土地。彊,同“强”。治彊,安定强大。(14)惠王,即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也称秦惠王,孝公之子,名驷。张仪,魏国人,惠文王时曾任秦相,用连横之计,破坏六国的合纵策略。(15)拔,攻取。三川之地,本属韩国,在今河南西北地区。因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故称“三川”。秦攻占后,设三川郡。(16)巴、蜀,皆古国名,在今四川东北部和西部,秦吞并后设巴郡、蜀郡。上郡,本魏地,在陕西西北部一带,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年),秦派公子华与张仪攻魏,魏国以上郡十五县献秦求和。(17)汉中,本楚地,在今陕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公元前312年,秦攻占汉中六百里地,设置汉中郡。(18)包,囊括,此处指并吞。九夷,泛指当时楚境的少数民族。制,箝制、抑制。鄢(yan烟),楚地(今湖北宜城),曾为楚都。郢(ying影),楚都(今湖北江陵)。此以鄢、郢指代楚国。(19)成皋(gao高),又名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险要之地。(20)膏腴,肥沃。六国之从(纵),指燕、赵、韩、魏、齐、楚东方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联盟。(21)西面,面向西。事,侍奉。施(yi意),延续。(22)昭王,即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惠文王之子。范雎(ju居),魏国人,逃到秦国,后为昭襄王的相,提出“远交近攻”策略。(23)穰(rang壤)侯、华阳,均为昭襄王母宣太后之弟,曾在朝专权。范雎建议昭襄王把两人驱逐出关。(24)彊公室,使王室强固。杜,杜塞。私门,指私家、贵族豪门,与“公室”相对而言。(25)负,辜负。(26)向使,当初假使。却,拒绝。内,同“纳”,接纳。(27)名,名声。(28)昆山,昆仑山。(29)随,为春秋时的小国(今湖北境内),相传随侯以药敷治一条受伤的大蛇,后蛇衔珠相报,故称“随侯珠”。和,即卞和,春秋时楚人,曾于山中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琢成美玉,厉王以为诳,砍其左足。武王即位,再献之,又被以为诳,砍右足。及文王立,乃抱璞泣于荆山下。王使人雕琢其璞,果得美玉,故称“和氏璧”。(30)明月之珠,夜光珠。(31)太阿(e婀)之剑,相传为春秋时吴国冶匠干将与欧冶子合铸的宝剑之一。(32)纤离,骏马名。(33)建,竖立。翠凤之旗,用翠凤的羽毛装饰的旗帜。(34)鼍(tuo陀),鳄鱼类动物,俗名猪婆龙,皮可制鼓。(35)说,同“悦”。(36)犀象之器,用犀牛角、象牙制成的器物。(37)郑、卫,均东周时国名,当时认为郑、卫多美女。(38)駃騠(jue ti决提),良马名。厩,马棚。(39)丹青,绘画的颜料。采,彩饰。(40)下陈,此借指宫中地位低下的姬侍。(41)宛珠之簪,嵌有宛(今河南南阳)地出产的珠的簪子。傅,同“附”。玑,不圆的珠子,此为泛指。珥(er耳),耳饰、耳环。阿缟(gao稿),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出产的白色绢。(42)随俗雅化,随着时尚的变化而打扮得时髦漂亮。佳冶,美好艳丽。窈窕(yaotiao杳挑),体态优美。(43)叩缶(fou否),打击瓦器。秦以瓮、缶之类作为打击乐器,故秦声粗犷、质朴。(44)搏髀(bi币),拍着大腿打拍子。(45)快耳,意即好听。(46)声,乐声。(47)郑、卫,指郑、卫两国的乐曲。桑间,原为地名,在卫国濮水之滨(今河南濮阳地区),相传为卫国男女欢会歌唱之地,此指桑间地方的音乐。韶、虞,相传为舜时的乐曲。武、象,周代乐名。(48)适观,适于观赏。(49)跨,占据,据有。海内,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海,海内为国土。(50)让,辞退。(51)择,选择区别,有“舍弃”之意。就,成就,造成。(52)众庶,民众百姓。明其德,使其德望昭著。(53)五帝三王,泛指古代著名帝王。按《史记》说法,以黄帝、颛顼(zhuan xu专须)、帝喾(ku库)、尧、舜为五帝;以夏、商、周三代开国之王,即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为三王。(54)黔(qian前)首,百姓。资,资助,供给。(55)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56)藉寇兵,借给贼寇武器。藉,借。赍(ji基)盗粮,送给偷盗者粮食。(57)益仇,使仇敌得益。自虚,使自己虚弱。



〔分析〕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后入秦为官,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他是来自别的诸侯国而在秦做官的所谓“客卿”的代表人物。但在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却下了一道驱逐客卿的命令,起因是当时韩国派一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到秦国,劝说秦王修建一条很长的灌溉渠,企图耗费秦国的国力,使之难以对外用兵,后来事情败露,秦国贵族就掀起了一股逐客的浪潮,李斯当然也在被逐之列。但他心犹不甘,在行前给秦王上了这道奏章,陈说利害,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由于这篇奏章言之有据,情辞恳切,终于使秦王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李斯也得以重返秦廷。这篇文采斐然的论说文被司马迁全文收录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成为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

立意高远是本文具有强大说服力的一个首要因素。本文的中心在于论证驱逐客卿是错误之举的观点,但是作者并没有从逐客或一己的立场来阐明这一问题,如表明自己清白,并未“为其主游间”之类,而是从秦国的富强和统一天下的高度来论证逐客之非,这样立论,文章的起点就高,意义就更深远。在战国末年,秦国已经成为一个最强大的诸侯国,这与它任用客卿有很大的关系,它有可能统一六国,这既符合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也是秦王政梦寐以求的最大欲望。作者从这样的高度立论,将秦并天下的成败与对待客卿的态度联系起来,自然理直气壮,同时也最能打动秦王的心,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层层推进、结构严谨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本文按内容可分成五段。第一段开头的一句就开门见山,直接揭示中心论点,简洁明快,而又语气委婉,不失谦恭,颇具策略。第二段通过铺陈史实说明客卿对秦国富强所起的重大作用。第三段罗列秦王所喜爱享用的珍宝、美色、乐舞,指出它们都非秦国所产,以此事实与逐客之举相对比,揭示秦王的重物轻人及其与统一天下的大业背道而驰的实质。第四段以自然与人事的种种现象作比喻,说明兼容广纳才能成其强大,批评逐客的举动足以削弱自身、助长敌国。二、三、四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角度,按先后轻重的顺序逐一论证。引述史实是为了揭示秦国富强的重要原因在于任用客卿,逐客的错误是通过假设句婉转地表达出来的,还未触及统一天下的核心问题。展示秦王的现实行为则突现出秦王的重物轻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从而落实到国家根本大计的关键问题上。最后所罗列的种种事实更是体现了无庸置疑的普遍规律,如今反其道而行之,等于“藉寇兵而赍盗粮”,不仅不能取天下,而且会导致国家危亡,这就将逐客的危害推到了极处。如此论证,层层深入,最后第五段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一段呼应上文,总结全篇。论“物”与“士”的两句分别挽结第三段与第二段,下面论“资敌”、“益仇”则收结第四段之意,最后“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则遥应篇首,点明逐客之危害,总收全文。

文章采用罗列事实、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极具说服力,在具体运用中又能变化多姿,各臻其妙。第二段举史实时,作者选取了秦国历史上四位杰出君王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能重用客卿以致富强,但论述他们时又各有侧重,如写缪公重在其广罗各国人才,写孝公突出其用卫国商鞅实行变法,写惠王则集中于用魏国张仪而扩张称霸,写昭王则颂扬其用魏国范雎而成就帝业。接着假设一种反面的情况,从而作出推理,婉转地指出了逐客的不明智。第三段列举秦王所好的物品后,又以假设句作出推理,得出了“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等一系列事实上不可能的结果,这就是所谓“归谬法”,从而证明秦王之享用玩好不能尽取之于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秦王“用外物”与“逐客卿”的自相矛盾。第四段所举都是尽人皆知、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众多的事例起到了比喻论证的作用,以自然与人事来证明为政之道,进而以“五帝三王”之无敌与逐客之危害形成对比。要之,贯串全文的是古与今,亦即先王与今王的对比,而在今王身上又有对人与对物的对比,有客观事理与主观行为的对比。凡此种种都使论证十分有力而无懈可击。从总体上说,本文采用的是一种独立论证的反驳方法,亦即不直接去反驳逐客的命令,而是用大量笔墨论证它的反命题为真,即广纳客卿之利国利民,至于逐客之害只是在各段的结尾处略作点明,如:“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虽寥寥数语却醒目而有力。

最后,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气势充沛,增强了辩说力与感染力。而在铺陈中作者又力求句式与用词的变化多姿,如写缪公求仕,分别用“取”、“得”、“迎”、“求”,写昭王之成帝业用“得”、“废”、“逐”、“彊”、“杜”等词;再如第三段中关于“归谬”的那段文字,上下意思相同,“所以饰后宫”以下数句其实是重复前面的文意,但句式不同,因而虽罗列了众多的珍宝玩好、美女乐舞,却无烦琐之厌,而是显得色彩斑斓、摇曳多姿。铺陈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形成流泻畅达的气势和铿锵和谐的音调,使得文章更富于论辩色彩。这种文章风格带有战国时代策士气盛雄辩的特色,开了汉赋的先河。但是李斯此文雄肆驰骋之中又有婉转跌宕,尤其运用反诘句和假设句形成一系列的对比,更使文气有曲折起伏之势。

〔评说〕

归有光《文章指南》:“文章用意庸,易起人厌,须出人意表,方为高手。如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己,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能打破此等关窍,下笔自惊世骇俗矣。”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自首至尾,落落只写大意。初并无意为文,看他起便一直径起,往便一直径往,转便径转,接便径接,后来文人无数笔法,对此一毫俱用不着,然正是后来无数笔法之祖也。”

林云铭《古文析义》:“细玩行文,落笔时胸中必有一段无因见逐、不能自平之气。故不禁其拉杂错综,忽而正说,忽而倒说,忽而复说,莫可端倪。如此所以为佳。”

吴楚材等《古文观止》:“此先秦古书也。中间两三节,一反一复,一起一伏,略加转换数个字,而精神愈出,意思愈明,无限曲折变态,谁谓文章之妙不在虚字助辞乎?”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李斯既亦在逐中,若开口便直斥逐客之非,宁不适以触人主之怒,而滋之令转甚耶?妙在绝不为客谋,而通体专为秦谋。语意由浅入深,一步紧一步,此便是游说秘诀。……意最真挚,笔最曲折,语最委婉;而段落承接,词调字句,更无不各具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