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左传》·楚归晋知罃》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楚归晋知罃

(成公三年)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1】, 以求知罃【2】。于是荀首佐中军矣【3】, 故楚人许之。

知罃【4】, 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 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5】。执事不以衅鼓【6】,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7】,各惩其忿以相宥也【8】,两释累囚以成其好【9】;二国有好, 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 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 必告不谷【10】。”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11】,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12】,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13】,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14】,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15】,虽遇执事【16】,其弗敢违【17】。其竭力至死无有二心【18】,以尽臣礼【19】,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20】



【注释】

【1】谷臣:楚庄王的儿子,被囚在晋。连尹:楚官名。襄老:楚臣,邲之战时被晋射死。

【2】知罃:又称荀罃,晋楚邲之战被楚俘虏,

【3】荀首:即知庄子,晋卿,知罃的父亲。荀,姓;首,名;知,封邑;庄子,死后谥号。佐中军:中军的副职。

【4】王:指楚共王,前613—前519年在位。

【5】馘(guo):割取耳朵,古以割取敌人左耳记功。俘馘:俘虏。

【6】衅鼓:古代的一种祭礼,杀牲(牛、羊、猪)将其血涂在鼓上。这里是说杀死他。

【7】纾:缓和、解除。

【8】惩:抑止。忿:怒气、怨恨。宥:宽恕、赦免。

【9】累囚:被捆绑起来的俘虏。

【10】不谷: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

【11】累臣:这是知罃自称,意为被俘虏的臣子。归骨于晋:骨头能回到晋国。意即能活着回到晋国。

【12】 外臣: 一国的臣子对他国国君自称外臣。

【13】 戮于宗: 执行家法, 在宗族内处死。

【14】 宗职: 家族世袭的官职。

【15】 帅: 同“率”。偏师: 副师、副将所属的军队。这里是客气话。修: 治理。封疆: 边界。修封疆, 指保卫边疆。

【16】 执事: 办事人员。这也是客气话, 实指楚王。

【17】 违: 躲避。

【18】 致死: 效死, 贡献生命。

【19】 以尽臣礼: 这个“臣礼”是对晋君, 不是对楚王,知罃的意思是: 忠晋即所以报楚。

【20】 礼: 礼仪。



【赏析】

公元前597年, 晋楚邲之战时, 楚国的大将熊负羁俘虏了晋国下军大夫荀首的儿子知罃, 荀首率领下军回战, 射死了楚国连尹襄老, 抢夺了他的尸体, 射中了楚共王之子公子谷臣, 并且俘虏了他, 可是知罃已经抢不回来了。

八年之后 (前589), 晋国要求与楚国交换战俘, 用公子谷臣和襄老的尸体换回知罃。当时齐晋鞌之战刚刚结束, 齐国战败, 又回到了中原诸侯的联盟中, 而与晋国在邲之战中打胜的楚庄王已在公元前591年去世, 新国君楚共王年纪轻, 即位才三年。晋国气焰正盛, 于是就想把知罃要回去。楚共王考虑到知罃的父亲荀首已经担任中军的副统帅, 为了笼络他, 所以同意了。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楚共王和知罃的问答录, 两人一是堂堂的大国之君, 一是战败被俘的楚囚, 一问一答颇耐人寻味。

楚王在即将释放知罃时问:“你恐怕会怨恨我吧?”楚王这样问是因为知罃毕竟在楚国作了八年战俘, 饱尝了阶下囚的滋味。知罃回答说:“两国交战, 我没有才能, 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务, 因而当了俘虏。您没有把我杀掉, 使我能够回到晋国去受刑, 这是您对我的恩惠。我实在是没有才能,还敢怨恨谁呢?”表示自己对楚王没有什么可以报怨的。

楚王接着问:“那么, 你感激我吗?”知罃回答:“两国交战, 都是为了谋求各自国家的利益, 解除百姓的苦难, 现在双方克制了自己的愤怒, 互相达成谅解。双方释放战俘, 以结成友好关系。两国缔结友好关系, 本来不是为了我个人, 我感激谁呢?”楚王满想释放知罃会换来他的感激, 但知罃把国事与情分开, 明确表示并不因此而对楚王感恩戴德。

楚王继续问:“你回到晋国, 将怎样报答我呢?”这句话, 才是楚王真正要问的。知罃回答:“我不能担当怨楚之名,您也不能担当施德之名。我们之间既无怨恨,又无施德,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报答。”知罃的回答是无德无怨,所以无以报答。这种回答当然不能使楚王满意。

楚王进一步追问:“虽然这样,你一定要告诉我如何报答。”知罃回答:“托您的福,使我这系囚的臣子能够归骨晋国,如果我国的国君把我杀死,我就是死了也是不朽的。如果由于您的恩惠,我国国君不惩罚我,把我赐给你的外臣荀首;荀首请示我们的国君后,使我在宗族内受到惩罚,我就是死了也是不朽的。如果得不到我们国君赐我以死的允许,还是叫我继承世袭的官位,依次轮到我担任晋国的军职,率领一部分军队去保卫边疆,那时我即使遇上了您,也不会回避。我将竭尽全力作战,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没有别的想法,以此来尽到我做臣子的礼节,这就是我用来报答您的。”

在得到知罃这一回答后,楚共王感慨地说:“晋国,还是不能和它争雄。”于是给知罃举行隆重的礼仪,送他回去。

楚共王同意放回知罃,是因为“荀首佐中军矣”,这是明显的以公事作私情。在这种情形下,所以楚共王从私情出发,要知罃说出如何报答他。知罃回答时,则特地撇开私情,一切由公心说开,而且每次回答都以重本国利益同时不失邻好为原则,措辞得当,答对得体。

《楚归晋知罃》全文基本上是对话体,行文活脱生动,毫无呆滞之气。文章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将楚共王和知罃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楚共王处于国君的地位,又自认为有恩于知罃,故步步紧逼:“子其怨我乎?”“然则德我乎?”“子归何以报我?”反映了楚王居高临下的口气,活画出了楚王的神态。在连续三次问话都没有得到满意回答的情况下,楚王仍然不肯善罢干休:“虽然,必告不谷。”这简直是强人所难,蛮不讲理了。楚王与知罃的对话,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楚王是堂堂大国之君, 自认为有恩于人,而知罃人身还没有得到自由,是生杀予夺的命运仍然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楚囚。

楚王句句逼入,知罃却句句撇开,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知罃避免正面回答楚王提出的“怨我”“德我”“报我”三个问题,对楚王“怨我”的询问,知罃答以“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答话作自责,撇开了怨字,十分巧妙。对楚王“德我”的询问,知罃答以“两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答话作与个人私事不相干,撇开德字,十分机智。对楚王“报我”的询问,知罃根据上面两次回答,归纳出“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臣无怨,君无德,分剖得一清二楚,真是妙语连珠,令人称赏不已。

知罃对楚王的回答表面上从容谦恭,平心静气,绝无用语过火、谴词过直、态度过硬之弊, 而话语骨子里柔中带刚, 暗藏锋芒, 极为有力, 具有而不晦、显而不露的特色, 知罃说自己时, 用“不才”; 说到父亲时,用“君之外臣首”, 说到国君时, 用“寡君”; 称楚王用“执事”, 表示自己不敢和楚王对话, 而只能和楚王手下的人说话; 称自己率领的军队为“偏师”, 表示不敢炫耀军队的武威。知罃在谈到自己即将被释放时, 用“执事不以衅鼓, 使归即, 君之惠也。”说自己获释之后即使被国君杀死, 也是因为楚王的恩惠而能够死在家乡, 态度恭谦, 彬彬有礼。但只要一谈到关键问题, 知罃就每每避开正面回答, 顾左右而言他。在楚王强迫要知罃表态的情况下, 知罃才回答: 回到晋国, 不论被国君或家父所杀, 仍不忘楚王的大恩 (实际上是不忘大仇); 如果得到赦免, 将来与楚军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决不畏葸不前。而是要竭尽全力, 死而后已, 这就是报答楚王的方式。这一段答话,令人匪夷所思, 知罃的爱国热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并且显示了自己刚正不阿的性格。这种“报答”方式实际上就等于不报答,虽然您楚王因循私情释放了我, 但我知罃为国为公仍然不敢苟私。这种“报答”方式实出于楚王意外, 令楚王感慨叹息不已。

知罃虽为阶下囚, 但身陷囹圄之时仍然不忘国家, 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大国之君与阶下囚不平等的对话中, 要做到这点是需要勇气的, 因为毕竟命运还攥在人家手里。但知罃不肯以个人私事损害国家利益, 耿耿忠心令人钦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楚王说:“晋未可与争!”楚国本来是晋国的争霸对手, 有知罃这等人物在, 恐怕楚国仍不能与晋国争锋。

知罃以后表现果然不俗, 他回国后一直为国出力, 后接替韩厥执政,做了中军主帅, 辅佐晋悼公立下汗马功劳。吴曾祺在《左传菁华录》中评注说:“荀罃当晋悼之世, 佐霸有功, 故其气宇亦与庸庸者不同, 其对楚子之言, 凛凛生气, 与公子重耳告楚成王相似。”此是至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