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送秦中诸人引
元好问
关中(1)风土完厚(2),人质直而尚义(3),风声习气(4),歌谣慷慨(5),且有秦汉之旧(6)。至于山川之胜(7),游观之富(8),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9),侍先人官略阳(10),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11)。时纨绮气未除(12),沉涵酒间(13),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14)。
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15),及蓝田(16)鄠(17)杜(18)间风物(19),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20)。
二三君多秦人(21),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22)。常约近南山(23),寻一牛田(24),营五亩之宅(25),如举子结夏课时(26),聚书深读(27) ,时时酿酒为具(28),从宾客游,伸眉高谈(29),脱屣世事(30),览山川之胜概(31),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然予以家在嵩前(32),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33),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34),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35),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36),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淡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37),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38)。
〔注释)(1)关中:潼关以西,今陕西省境内。(2)风土: 风俗、风光。完厚: 美好肥沃。(3)尚义: 重义气。(4)风声习气:风教习俗。(5)慷慨: 意气激昂。(6)旧:遗风。(7)山:华山,终南山。川:泾河、渭水。胜: 景色优美。(8)观: 游览。(9)许: 左右。(10)先人:指其继父元格。略阳: 地名,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内。(11)秋试: 指每三年一次的仲秋乡试。(12)纨绮气:富家子弟的习气。(13)沉涵:沉湎。(14)不暇:没有空闲时间。(15)周、汉都邑:周都邑,指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汉都邑,指长安。(16)蓝田; 今陕西省蓝田县。(17)鄠:在今西安市西南。(18)杜: 杜陵,在今陕西省咸宁县。(19)风物:特有的地方景物。(20)津津然: 高兴的样子。颜间: 脸孔。(21)二三君: 指“秦中诸人”。(22)道相合而意相得: 志同道合。(23)南山: 终南山。(24)一牛田: 一条牛耕种的土地。(25)营五亩之宅:经营五亩的田园。(26)举子:参加考试的文人。结夏课:在夏日结合起来温习作文。(27)聚书:聚积一些书籍。(28)为具:整理饮食器具。(29)伸眉: 扬眉,得意。(30)脱屣:如同脱鞋一样地摆脱。(31)胜概:美丽的景象。(32)嵩前: 嵩山之南。(33)矫首:举头。(34)惬意: 心满意足。(35)高貲:钱多。华屋: 华美的居室。(36)造物者: 指上天。靳: 吝惜。(37)自放:自我放纵。方之外: 世外。(38)辋川: 今陕西省蓝田县南,唐时王维筑别墅于此。
〔鉴赏〕唐宋作者便多赠序之作,后来者如不能新辟蹊径,则容易落入平庸。元好问的《送秦中诸人引》一脱寻常窠臼,不述临歧慰勉,不敷陈爱语忠言,写来转承有致,笔墨清简,意趣高迈,涵盖甚深。
全文不滞不隔,转折有致,一扫芜冗,笔墨清简。从起笔到“多乐居焉”为一层,总赞关中风物人情淳美。“风土完厚”四字为纲领,爆振全篇。“人质直而尚义”四句,承“风”字即风俗、人情而来; “至于山川之胜”三句,承“土”字即风光而说,一节之中总起分承细密而文字又极俭省。从“予年二十许时”至“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 为二层,荡出一笔,表示对昔日虽在秦中而不能领略其美的失悔,包含着对早年习气浮华、生活奢侈的自责,对身在壮美中而失之交臂,如今相距千里而欲访难能的懊恼之意。从“长大来”到“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为三层,隔节承首层之意,流露对关中美好风物的企羡。“周、汉都邑”遥合“秦汉之旧” ,“蓝田鄠杜”上接“山川之胜”,横云遮山,若断若续,而情绪则从开头的赞美而转变为羡慕,深进一层。“二三君多秦人”至“庶几乎不负古人者”为四层,是归隐秦中的一个细致设想,一个美好愿望。这一层铺写远景,语缓情弛而出语清俊。“然予以家在嵩前”至“长吁青云”为第五层,为不能与诸子同行而早往秦中发一长叹。以下至文末为第六层。先发议论,后定会期,充满了与官场决绝之情,对秦中不胜向往之意。全文就是这样以“关中风土完厚” 为纲,以情绪变动为线索,将赞、悔、慕、愿、盼之情,写得曲折有致。笔笔写秦中,笔笔写自我,却又笔笔写送友,不滞不隔,自然酣畅,达到了“不窘于题,而要不失其题” (王若虚《滹南诗话》)的圆熟境地。
迈往绝尘,意趣高古。文章落笔于秦中之美,心与诸友同归,在赞美秦中风物的闲淡笔墨中,深藏着对世情邪正的憎爱,对官场利禄之徒的鄙弃,对田园清悠生活的追求。首先是崇高古朴:关中“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作者看重这人性质朴,好义重情,具有古道热肠。他在《论诗三十首》中说;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这里的真淳,虽是元好问对诗美的追求,实亦是他取人情品性的标准。秦中风气习俗以至艺术特色都是慷慨激昂、天然质朴、古道照人的,这为作者所倾心。其次是厌恶世俗纷争。这集中表现在最后一层次的议论之中。这一层对比两种快乐,极贬“美食大官,高赀华屋”者流,指出“世俗惬意事” ,乐趣少而争者多,不屑污秽其间。而作者向往的则是山林清境。第四层对归隐秦中作了细致设想: 与二三同道结庐终南山下,或躬耕,或聚读,或饮酒,或遨游; “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这一境界,不仅是对“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的自然风光的喜爱,更多的是含着陶潜式的心理,即对险恶世情的厌恶,对混浊官场的鄙薄,对误落尘网的深悔。“庶几乎不负古人者”,仿佛伸手拉起了陶潜王维。他向往山林向往秦中,但须先去嵩山探家,因而羡诸子“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如见愀然之情,如见长叹之状。末一层议论了闲居之乐后,以“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作结,一种摆脱仕宦羁绊的决绝之情,一种投入蓝田溪山,终老秦中的心愿,一往情深。元好问论诗反芜冗主省净: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上引“清秋扬鞭”等文字,以及通篇述风物,绘设想,言感触,均井然有序而转折多姿,语清简而情浓酽,深可揣摩。
一方面笔墨清简可喜,一方面却又隐微含幽,襞襀甚深。全篇向往秦中赞美秦中乃行文之外表,厌恶仕途人心世道方为内容骨干。有的注本谓此篇作于金朝崩溃之时的1233年,细味文境,难成的论。文中既无“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的世乱流离之状; 亦无“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元好问《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二首》)的屈原憔悴之情。象他《鹧鸪天》词云: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磊块平。……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才是寓怅悒于豪酣的乱离之音。按其《杜诗学引》云: “乙酉(1225)之夏,自京师还,闲居嵩山”与本文“家在嵩前,暑途千里”略合,此文或即作于是年。此时上距金宣宗时(1215)弃燕都南下已十年,而下距金亡(1234)亦约十年,正是蒙古强盛,金政权日渐不支,失地丧师,兵连不解之时。因而文章对秦中风物的赞美、企羡、祈愿、吁叹、盼望中,正深蕴着对风衰世乱的慨叹,对美食大官仍旧醉生梦死的刺讽,对高赀华屋的淡漠,对汉唐古风的追怀,对清寂生活的求取,寄托遥深,涵盖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