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地震》鉴赏

古文·地震

蒲松龄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 (1),地大震。余适客稷下(2),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 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3);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4)。后闻某处井倾侧,不可汲; 某家楼台南北易向; 栖霞山裂(5),沂水陷穴(6),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7),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注释〕(1)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2)适:恰好。稷下: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附近地区。(3)仆: 倒。(4)并: 都。(5)栖霞: 县名,在山东省东部。(6)沂水: 县名,在山东省东南部。(7)溲溺:小便。

〔鉴赏〕《地震》虽然收录在《聊斋志异》中,但它不是小说,而是记叙散文。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山东发生了一次至今仍为科学界所重视的大地震。蒲松龄的这篇不到三百字的短文,就是这次地震情况的真实记录。

文章起首两句,交代地震发生的时间,以及作者自己身在何处,正做何事。内中包含三点意思: 点题,强调文章的纪实性,指出在灾难降临之际人们是怎样的浑然不觉。地震即将发生,而蒲松龄与表兄正在灯下对饮,就是例证。

接下去便是对地震情况的具体描述。作者紧紧抓住纵向的时间线索,把地震的发展变化过程极有层次地叙述出来。“忽”、“俄而”、“久之”、“逾一时许”、“后”,合成一条经线,贯串全文,使内容连成一体。地震本是瞬息万变、惊慌恐怖的复杂场面,但作者叙述起来偏是从容不迫,条理井然,面面俱到。这全是上述表示时间的词语界划与节制的结果。随着时间线索的纵向发展,作者又连续不断地向横向展开,把地震的发生发展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先有地声,“自东南来,向西北去”。接着小震,“几案摆簸,酒杯倾覆; 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继之大震,“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最后,“稍定”。一个“稍”字,说明还有余震。这与科学家对地震几个阶段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科学家多是从地壳内部的结构变化来剖析地震,而蒲松龄皆用地面景物的动荡变形来描述地震。科学与文学的分野,在这里体现得十分鲜明。

大自然的变化是文章横向展开的物的侧面,而人在地震过程中的心理情态则是横向展开的人的侧面。物人混同,因果相应,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体。对于人的侧面的表现,自然也是依附于时间的脊干的。且看: 听到地声时,“众骇异,不解其故”; 小震已经开始,人们只是“相顾失色”,头脑仍然没有反应过来,“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这些皆是蒲松龄根据在表兄家中的眼见身受所作的记述。下文,由于蒲松龄已“疾趋出”,视听面随之扩大,于是便转入了对全城惊怖景象的描写。“儿啼女号,喧如鼎沸”,“鸡鸣犬吠满城中”,“街上,则男女裸体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然后,又补写地震后各地的传闻: “某处井倾侧,不可汲; 某家楼台南北易向; 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由此,我们又可以理出一条空间线索: 由屋内到屋外,到全城,以至于广大的地震区域。

全文就这样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 既写物的侧面,又写人的侧面; 纵向发展,横向扩延; 物人俱陈,因果相对,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艺术立体。再加上,开头第一句中的“地大震”和末一句的“此真非常之奇变也”,起结相合,两端包裹,显示出了简洁、严整、充实的文学格式之美。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学极不发达的三百多年前,蒲松龄经历了这场地震,并把它描述出来,却丝毫未染迷信色彩,这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在正文之外,作者又附记了一个妇人在夜间于狼口夺儿的故事。并评论说: “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作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在地震中男女裸体相聚告语的事,再作一番议论。这是一种叙议结合的“异史氏曰”。但故事本身殊无意味,给人以续貂之感,甚至破坏了原文的完美。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当是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