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黎庶昌·读王弼《老子注》》鉴赏

古文观止·黎庶昌·读王弼《老子注》

王弼注《老子》甚精妙,得虚无【1】之旨。河上公【2】不可以同日语。及观弼所为《易注》,高下县【3】绝,与《老子》不类,判【4】若两人言也。世称弼注《易》,其旨多假诸《老子》。予谓不然,有《老子》而后知弼得《易》之浅也。

《老子》者,玄同【5】以为体,因循【6】以为用;无成势, 无常形。不可与圣人吉凶、悔吝、忧患之旨合。而弼颇能言之, 弼深于《老子》而已。

于 《易》, 强为解事者也。强为之, 则得失之迹自在。读其书时, 若有会, 反而求诸性命之理, 无有甚矣。学深浅, 不可假也。朱子【7】曰:“王弼 《周易》【8】, 巧而不明。”其知弼者与【9】!



【注释】

【1】虚无: 是《老子》道家学说的主旨, 意思是“有若无, 实若虚”,指“道”的本体无所不在, 但无形象可见。

【2】 河上公: 相传为西汉时道家, 姓名不详。在河滨结草为庵, 因以为号。精研老子学说。当时汉文帝推崇道家, 经常派使者前去问《道德经》经义。所写的老子《道德经》注, 唐人刘知几认为可能出于后人的伪托。

【3】 县: 通悬 (xuan), 距离远, 悬殊。

【4】 判: 区别, 分辨, 区别很明显。

【5】 玄同: 道家经义认为, 微妙无形的道无所不在, 能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 就达到了玄同。

【6】 因循: 听任其自然。

【7】 朱子: 即朱熹 (1130—1200), 字元晦, 号晦庵。南宋哲学家,理学大儒。

【8】《周易》: 即《易经》。

【9】 与: 通欤。



【赏析】

这是一篇评介哲学著作的论文。

王弼, 三国时期魏人, 是名噪一时的玄学家。他撰写的《老子注》是研究《老子》一书的重要注本,为历代研究 《老子》学说的学者所重视。清代学者黎庶昌的这篇 《读王弼<老子注>》, 评介了《老子注》一书,指出《老子注》深得道家学说的主旨。文章的字数虽然不足二百, 却是一篇言简意赅、深中肯綮的佳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自然段), 称赞王弼的《老子注》一书,“甚精妙”, 深得老子道家学说的要妙。

作者开门见山,鲜明的指出王弼为《老子》一书作注,对老子道家学说阐释得非常精辟、深刻,深得道家学说“虚无”的主旨。“甚精妙”、“得虚无之旨”二句,不但言简意赅,而且鲜明准确地对《老子注》一书,给以很高的评价。接下来又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先用河上公的《道德经注》不可以与王弼的《老子注》同日而语进行了对比,肯定了《老子注》的精妙。然后又用王弼自己所著的《易经注》与《老子注》相对比,得出两部书虽然都是王弼一个人的手笔,却明显的象两个人所著。以“有《老子》而后知弼得《易》之浅”,一深一浅,以“浅”衬“深”,再次肯定王弼的《老子注》的精深。作者就是这样两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极其鲜明地证明了自己的论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深入一步从阐明老子道家学说的教义与儒家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入手,指出王弼《老子注》所以精妙的原因。

老子道家学说以能够达到与天地万物混同为一,即以“玄同”为根本(“玄同以为体”);以任其自然,即“因循”为手段(“因循以为用”)。强调道家学说的“道”的本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但是却无形象可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即“无成势,无常形”,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势态,没有永久的形象。是看不见,摸不着,又到处存在的东西。因而这种教义是一种主张听凭自然,“无为而治”的消极避世的思想。而圣人(儒家)的学说,主张趋吉避凶,重视荣辱毁誉,思虑安乐忧患的积极入世的思想,是与老子学说的消极避世思想全然不同的。王弼准确抓住两种学说本质上的不同,是因为他对老子的学说有精微、深刻的理解的缘故。这也正是王弼《老子注》之所以能够做到精深透彻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再以王弼“得《易》之浅”,反衬其“深于《老子》”,从反面论证了学问的深浅是作不得假的道理。

在这部分作者首先指出,王弼注《易经》之所以“得失之迹自在”,是因为勉强解释事理的缘故。然后再拓开一步,设想他在读书时,往往似乎有所领悟,但是当反复思考寻求人生、命运的哲理时,又没有什么收获。以此与一、二两部分相呼应,从反面得出学问的广博深浅“不可假也”的精辟论断,从而深化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处,为了证明作者对王弼注《易经》的评价不是妄加非议,还特别引用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对王弼注《易经》的评论:语言虽华丽,但内容却欠透彻(“巧而不明”)。而且认为朱熹这样的评价是深知王弼的。这一补充引证,就使全文所阐述的论点,更加令人信服。

本文在写作上有两点独到之处。一是运用对比论证时,不只是与别人所著的同一种书相比,更突出的是用王弼自己所著的同类书相比,以达到反衬的作用。而这种反衬的效果,足以说明作者对王弼的评论不是随意褒贬臧否的, 而是对王弼的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才得出的, 因而这样的评价是令人信服的。二是篇末的补充证明。这一补充证明, 是在作者对王弼的评价已经论证完毕之后才引证的, 因而似有蛇足之嫌。然而, 如果反复推敲, 便能体会出这篇末引证之妙。妙在引证深知王弼的理学大儒的评论压卷, 更足以证明作者与朱熹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全文对王弼的评价是真知灼见, 是不容置疑的。

总之,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 结构严谨, 语言简洁, 论证有说服力,是一篇评介哲学著作的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