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瑾2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3。日暮穷途4,徒下新亭之泪5;残山剩水6,谁招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7,他年共唱摆仑歌8。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9。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10,中原回首肠堪断!
1 徐小淑:名蕴华,字小淑,号双韵。秋谨的学生兼挚友。2 秋瑾(1879-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工诗词,有《秋瑾集》。3 陆沉:语出《晋书·桓温传》。喻国家的危亡。4 日暮穷途:喻计穷力尽。5 徒:空。新亭之泪:怆怀故国危难而流的泪。语出《晋书·王导传》: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王导、周凯等人常于新亭饮宴,举目有山河之异,而相与对泣。6 残山剩水:形容当时中国相继为帝国主义列强所瓜分。7 鲁酒:鲁国的酒。《庄子·外篇·胠箧》有“鲁酒薄而邯郸围”句。后世因称薄酒为鲁酒。8 摆仑:现通译为“拜伦”。英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篇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在当时中国有很大影响。9 指革命风暴。彼:指清统治者。10 渝:改变。
【析点】 秋瑾在临刑前五天写给友人徐小淑的这封绝命辞,没有常理中生离死别的儿女情长;没有遗书中常见的对后事的安排与嘱托;更没有丝毫对死亡的畏惧与恐慌。她以令须眉汗颜的雄壮、豪爽之情,慷慨悲歌,表达了对祖国命运的关切,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痛心疾首,撼人心魄,读罢令人对这位牺牲于二十世纪初的女革命家肃然起敬。
信中作者悲叹祖国危亡而无人拯救——“日暮穷途”,“残山剩水”,表示甘愿以生命唤醒“醉梦犹昏”之同胞——“牺牲尽我责任”。悲壮激昂,视死如归。作者还以气壮山河之势表达了对革命理想的热烈追求与向往——“风潮取彼头颅”。刚健豪放,颇具阳刚之气。信末同时流露了作者徒有雄心壮志而深感报国乏术的极度悲痛之情。“中原回首肠堪断”句与作者五天后临刑前留下的脍炙人口的七字《绝命词》——“秋雨秋风愁煞人”一样,反映了作者囿于阶级局限,认识不到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调子虽悲凉凄切,但字里行间仍洋溢着一种不甘寂寞的昂然之气,感人至深。
秋瑾为争取祖国的光明前途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中华民族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同时,她的一生把文学与革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跳出了历来妇女吟咏风花雪月、离愁别恨的樊篱,代笔墨以沸腾的鲜血,引吭高唱祖国之悲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确立了不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