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牟夜吹笛》原文|翻译|赏析

唐·李肇

李牟秋夜吹笛于瓜洲2,舟揖甚隘3。初发调,群动皆息。及数奏,微风飒然而至4。又俄顷5,舟人贾客皆怨叹悲泣之声6

1 本文是《国史补》卷下中的一则。2 瓜洲:镇名,位于江苏省长江北岸,运河之口。3 舟揖(ji):指船。揖:船桨。隘:狭窄。4 飒(sa)然:风声。5 俄顷:片刻。6 舟人:船工,驾船的人。贾(gu)客:商人。

【析点】 本篇与前篇同一作者又同是写笛声,但却各臻其妙。与前篇的直面绘声不同,本文对笛声在直接描绘上不著一字,全从听者反响及氛围烘托上进行间接描写,却收到了直接写声难以收到的艺术效果,使人想象到李牟的笛声是怎样地吸引与震动了每个听者的心。“微风飒然而至”更是神来之笔:乘客从骚动转为全神贯注敛息静赏,才可能听到飒飒风声随乐声而起,这是实写;微风似有感于笛声的召唤,应运而生,这又是虚写;虚实结合烘托出笛声的绝妙。

本文叙事的简洁也极可取。舟中游客甚多,身份各异,其拥挤骚乱,可想而知,这些都略去不写,却在听笛的反响中使读者领略到了;众多游客听笛后的情感变化也略去不写,专写舟人及贾客,船工此行不为游,贾客是历来认为与艺术无缘的,他们都发出“怨叹悲泣之声”,其他游客的感受与反应不写 自明。这也是一种节省笔墨的手法。

本文四十三字,属于短文中的更短者,但江上那悠扬凄婉的笛声和浓郁的抒情气氛并不因文字的简短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