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蒲松龄2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3,地大震。余适客稷下4,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5,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6。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波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7,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8,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9;栖霞山裂10;沂水陷穴11,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2蒲松龄(1640-1715):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有《聊斋志异》、《聊斋文集》等。3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康熙,清世宗年号。戌刻:晚七八点钟。4适:适逢。客:客居,寄居。稷(ji)下:地名,在今山东临淄以北。5俄而:片刻。6鼎沸:水开了锅。7逾(yu):过。8仄:通“侧”。9易向:变换方向。10栖(qi)霞:县名,在山东东部。11沂(yi)水:河名,在山东南部。
【析点】 清代此次大地震,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预震、强震、震后的情景,文章中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记述。本文,作为一份地震史料,其珍贵价值不必赘言。以文章而论,其涉笔之广泛,文路之清晰,状物之生动,也不能不令人叹服。
小至酒杯、鸡犬,大至建筑、山河;微至一街一舍,广至一个地域,纷纭万象,作者绘声绘色地极写其“非常之变”。物象千变万化一反常规,而文章行笔却有“规”。作者以一己为基点,以预震、强震、震后这样一个时间程序,由近及远地将一己之所见所闻所感,一一记述,读来错落有致。此文记述,显然采用的是顺叙方式。这种记述方式,层次清楚,然而容易使文章形成流水账,不易感染人。本文由于文笔形象生动,诸物象皆从“变”字着墨,读来使人惊心动魄而不生絮絮之感。
作者写“变”,又运用了“暗喻”艺术手段。其所记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文章涉墨,从预震、强震乃至震后的情景,却令人感受到似一个巨大的无形怪物纵横来去的境况。为此,在读者心理上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有如“志怪小说”,怪异而又真切,这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笔法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