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范子丰》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

临皋亭下不数十步2,便是大江3,其半是峨眉雪水4,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问范子丰新第园池5,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6

1本文题一作《临皋闲题》。范子丰:作者友人。2临皋亭:在湖北黄冈县南。3大江:指长江。4其半是峨眉雪水:旧说长江发源于四川境内的岷山,即岷江。因岷江流经峨眉山附近,故有此说。5第:上等房屋,因以为大住宅之称。6“所不如者”二句:意为不如你新居园池的地方,只是临皋之上没有两税和助役钱罢了。两税,形成于唐代的赋税制度,分夏税和秋税。助役钱,王安石新法之一的免役法规定,原无差役者,也要减半出钱补助雇役经费,称助役钱。

【析点】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抵达贬所黄州后,不久,便移居临皋亭。这是一处江边的驿亭。面对高楼下“葡萄深碧”的西来江汉,作者曾有“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的词句。一股由“我家江水初发源”而牵溯出的谪宦思乡之情荡溢辞间。此情在作者同期文字中还多处可见。但在这封与友人的短函中,面对“其半是峨眉雪水”的大江,作者表达的却是一种较之思乡更为复杂也更耐人寻味的别样情怀。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认为闲适空灵的心境是对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达到真正的审美把握和艺术享受的前提。作者以经罪几死的代价方换得这份闲适与空灵,怎能辜负为江山主人的乐趣呢? “吾饮食沐浴皆取焉”,又“何必归乡哉”? 好一个“乐不思蜀”的苏轼! 然而在这洒脱旷达的背后,又隐含着多少难遣的郁闷啊! 何以忘忧? 亦惟有随缘自适矣。不然又将奈何? 但这绝不意味着得过且过、消极避世,此非坡公本色,信尾陡然一笔,庆幸临皋住地无苛税、无新法之干扰;正话反说,更加重了讥讽的力度。因指摘新法弊端而遭诋毁,“乌台诗案”中幸免一死的苏轼,于疤痛未平之际,再次将“言必中当世之过”的犀利笔锋指向了新法,好一个耿介坦直、光明磊落的苏轼! “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终老不悔,毋怪六十岁高龄尚能发《荔枝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