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己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欢息,断绝我中肠。
[赏析]
《杂诗》二首是曹丕的深层内心独白,忧思百结,概括深广,气象磅礴,体现了 “烈士多悲心”(曹植诗)的建安风骨,为魏文诗中精品。
第一首,写失眠的寒秋深夜,独自彷徨时的见闻和所感。其实不一定真有此长夜独游,不过自我心灵的咏叹而已,然而倒真实地反映了这位贵胄公子的隐秘的衷曲。
开首四句为一解,总写时令、气氛和人物的行动。中八句为二解,细致描写彷徨时所见所闻,俯仰远近,巨细兼及。末六句为三解,总写感受。此次夜游中闻见了些什么?大地为茫茫白露所掩,寒水暗流。草虫悲鸣,一派死寂凄清。这正是汉末三国以来长期战乱社会气氛的写照,暗含现实主义精神。“草虫鸣何悲”句,象征性地表现了曹丕对广大苦难人民的深深同情。仰首长空,明月高悬,孤雁南飞,群星历乱,银河西流。一、二解所描写的场景气氛,简直把整个宇宙冷凝渲染得比坟场还要可怕森人。时空的概括相当深广,可见诗人胸襟气象和笔力非凡。
但是,这首诗如果止于二解似还不够醒豁。因为只见孤独忧伤的路漫漫其修远荒芜兮,而“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的自我的信心、决心和行动不够强烈。也就显不出建安文学的最大特征,上承楚骚下启唐音,建安风骨的 “骨”。
前二解写景,末六句的三解,主要写情。什么情? 悲壮兼有,以壮为主·颇想有一番大作为大建树的烈士情怀。有此情怀,前二解的苍凉浩渺才增添了使人神旺而感奋振起的奇崛之气。“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前二解意境迷离,苍凉浩渺,其实已经在 “飞”,情景交融不露形迹地在 “飞”。“愿飞安得翼” 的 “飞” 则透进一层,明明说的是英雄济世拯民、统一天下的大志。羽翼,渡河的桥梁安在? 向风叹息,断绝中肠。灵魂高扬,一切都那么斩钉截铁毫不含胡,正是猥琐卑微蝇营狗苟的反面。曹丕 《与吴质书》: “行年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杂诗·其一》正是将痛苦的失眠之夜时撕心裂胆的 “所怀万端”提炼加工而成的诗歌形象。它由深层生命而来,所以对读者的感发力量也是巨大的。
曹丕还是一位见解深刻,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文艺批评家,其《典论·论文》把文学创作视为不仅超越荣华富贵而且超越生命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的创作态度 (包括诗歌创作) 十分严肃。这首 《杂诗》也可窥见将整个生命投入的痕迹,其创作理论和实践是相一致的。